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2330508
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05期
定义,病因,病机,鉴别要点,鉴别分析
     定义

    寒湿困脾证:寒湿之邪,困遏中焦,运化失司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脘腹胀闷痞满疼痛,食欲不振,呕恶欲吐或黄疸等脾胃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的表现。

    湿热蕴脾证:湿热之邪,内蕴中焦,纳运失职所表现的证候。以脘腹胀满痞闷,不思饮食,恶心欲吐,黄疸等脾胃功能障碍和寒湿内盛的症状为特征。

    病因

    寒湿困脾证:外感多因居处潮湿,冒雨涉水,久卧湿地;内因多由饮食生冷、瓜果水饮、酒食乳酪之品。脾为湿土,同气相求,易受湿邪侵犯。湿邪重浊停滞,其性属阴,最易损伤阳气,阴寒内生,寒湿相合,困扰于脾,而成寒湿困脾证。

    湿热蕴脾证:其致病因素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不解,郁而化热,湿热合邪,蕴结脾胃,或嗜食酒酪肥甘,因酒生热,辣而质湿,加之多食含有脂肪的食物,易酝酿湿热而损伤脾胃。

    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皆是湿邪为患,常因体质强弱、阳气盛衰而有寒湿、湿热的不同。若素体阳盛,感受湿邪易从热化而为湿热;若素体阳虚,感受湿邪则易从寒化而成寒湿证。“阳盛则火化,化为湿热;阴盛则水胜,化为寒湿”(《医贯》)。“若其人色苍赤而瘦,肌肉坚结者,其体属阳,此外感湿邪,心易于化热;若内生湿邪,多因膏粱酒醴,心患湿热、湿火之症。若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者,其体属阴,若外感湿邪,不易化热;若内生之湿,多因茶汤生冷太过,必患寒湿之症。”

    病机

    寒湿困脾证:其寒湿既可外受也可内生。外受之寒湿多为实证,内生之寒湿多在脾阳虚衰,水湿不运的基础上形成,因虚致实,而为本虚标实证,水湿愈甚,愈困遏脾阳,脾阳愈伤,则水湿愈发停聚而不化,形成恶性的病理循环。寒湿郁遏中焦,阻滞肝胆,气机不畅,胆汁外溢,则病发黄疸,属阴黄。“阴黄之因,或热病后,过用寒凉,或真阳素虚,太阴阴寒凝结,脾肾交伤,则阴黄之症成矣”(《症因脉治》)。若寒湿内阻,郁遏脾阳,水湿不运,停蓄腹内,气机壅滞,则为鼓胀(腹胀如鼓)。若由脾阳虚所导致的寒湿内停,日久易损伤肾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