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7351
曾国藩的“养心”经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1日 北京晚报
曾国藩的“养心”经

     阅读曾国藩家书,这些写给他父母、夫人、兄弟、儿子等人的书信,涉及了修身、教子、持家、处世、为政、治军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养生,也是曾国藩颇加详论的。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源于他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的积累。

    在给他的澄弟、沅弟的信中曾国藩说道:我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以养生六事勉励他们,“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用,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曾国藩多年为眩晕、疝气、脚肿、目蒙等病症所苦,所以,他嘱告家人的这些养生之道,尽管未脱离家常起居,却充满亲情、温情。

    养生不单纯是身体的问题,也是心灵的问题、精神的问题。曾国藩提倡养生首先要养心,他说养心一是要“慎独”,认识善恶,进行道德自省,心中安泰,清心寡欲;二是要“主敬则身强”,一个人无论内外,皆须庄重宁静,就是这样“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三是,要“求仁则人悦”,胸怀万物,顺应天地之理;四是要多习于勤劳,少安逸享乐,因为勤劳使人长寿,安逸使人早亡。养心的另一途径是读书“养我浩然之气”。做到心中坦然,精神愉快。而要做到这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当追求“以光辉灿烂的事物充满人心的学问,如历史、寓言、自然研究皆是也”。
, 百拇医药
    曾国藩的两个儿子纪泽、纪鸿,体质薄弱,曾国藩劝他们多读并多摹颜字之《郭家庙》、柳字之《琅琊碑》和《玄秘塔》,希望以其丰腴的墨气、坚韧的骨力,充实他们的生命气质。他还希望他们在吟诗作字、陶冶性情时,学习陶渊明、谢朓的冲淡之味、和谐之音、潇洒胸襟……这也就是说,以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再经由精神影响人的物质世界(生命体),达到养生的目的。

    曾国藩的中厅堂悬挂有八本堂匾,其跋云:“养生以少恼怒为本……”这种养生思想是他多次在家书中强调的,与兄弟说,与儿女说,可见曾国藩的重视程度。培根在《论养生》中认为,影响长寿的诸多因素中情感和思想居主导地位,所以,“心中的情感及思想,则应避嫉妒,焦虑,压在心里的怒气……”这与曾国藩的认识很一致。曾国藩的儿子纪泽患有肝郁之症,曾国藩在给其弟的信函中指出他的沅弟盛年肝火旺盛,还说自己“渐衰老,亦常有勃不可遏之候”。这应该是他多次劝告亲属注意惩忿(少恼怒)的直接原因。易生恼怒,不只是一般人的情感态度,就是历史上的“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这是一个需要汲取的人生教训。所以,曾国藩告诫他们,要像佛家所说的那样,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遏抑肝火,不使它过分炽烈,节制血气,不使自己的嗜欲戕害自己的身体性命。这是养生之道的根本。也是我们现代人的健康经验:发怒伤害肝脏功能。另外,人心中的忿怒,与养心对立;所以,惩忿去怒,也就是为了养心,减少了忿怒,心中也便安泰平和、豁达冲淡、充满虚明之气……

    尽管曾国藩非常重视养生之道,但他对生命的健康长寿,却不存妄念,不迷信,一切顺其自然,人的“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这是一种心灵的平和与静默,也是养生先要“养心”的要义。袁跃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