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2330271
《内经》论汗证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11期
病因病机,感受外邪,内伤因素,分类,热甚汗证,风热汗证,阳虚自汗,盗汗,绝汗,脏腑汗,无汗,治疗
     《内经》认为,汗为人体之津,属于人体五液之一,《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由水谷精气所化生,《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本身为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形成的机理在于阳气蒸发阴津所致,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云:“阳加于阴谓之汗。”但若汗出过甚、自汗不止、夜间盗汗或当汗出而不出皆为病理现象,从而形成汗证。《内经》中所论汗证涉及的名称较多,如“魄汗未尽”、“炅汗”、“绝汗”、“灌汗”、“夺汗”、“漏泄”、“汗注不止”、“汗大泄”等皆为病理因素导致的汗大出;“肾病者……寝汗出”,寝汗即为夜间盗汗;亦有“夏暑汗不出”、“身热无汗”等皆为当汗出而无汗的病理现象。

    病因病机

    由于汗形成的机理在于“阳加于阴”,故汗证的关键病机则在于阴阳失调,即阳偏盛或阴偏虚,因此阳可扰动阴津而为汗证;阴偏盛或阳偏虚,则阳气失固亦可为多汗;但若外邪束表,阳气失宣或阳气郁阻则无汗。《内经》认为导致阴阳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又总不外内因、外因之途,从脏腑而言,虽《内经》有“五脏化液,汗为心之液”之说,但又不仅仅只与心有关,与肺、肝、脾、肾均有关系。

    感受外邪

    《内经》认为导致汗证的外感病因主要有暑、热、风、湿之邪。《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暑,汗,烦则喘喝。”《素问·举痛论》曰:“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张志聪注云:“天之阳邪,伤人阳气,阳气外泄,故汗出也。”《灵枢·营卫生会》云:“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命曰漏泄。”张介宾注曰:“风为阳邪有外热也。热食气悍,因内热也。热之所聚,则开发腠理,所以毛蒸理泄而卫气走之,故不循其常道也。”《素问·痹论》曰:“其多汗而濡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