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2330086
《内经》论水肿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15期
     水肿证因水泛滥肌肤而浮肿,《内经》称为“水”、“水胀”。《灵枢·水胀》对水肿症状进行了描述,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素问·水热穴沦》曰:“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此证以水湿泛滥,渗于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浮肿为特征。

    病因病机

    水为阴,阴为患乃是阳之过,而阳之病,总责之于虚与实两端,即阳虚不化与阳气郁结均可致水湿不化,而为水肿。至于导致人体阳虚与阳郁的原因,《内经》又认为有多种,风寒湿邪,内犯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滞而成。《素问·水热穴沦》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张介宾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1.外因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面肿为风。”水肿可由风邪袭表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等引起。风为六淫之首,多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而致水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指出若外感水湿,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水无所制,发为水肿。

    2.内因

    多由饮食不节或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等所引起。《素问·水热穴论》曰:“勇而劳甚,则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人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穴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