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名老中医之路
编号:12329971
中医的“做文”与“做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18期
     前不久,某市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评选该市的“名中医”,评选条件中有几个“硬件”:市级以上的科研成果至少一项;连续3年至少有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市的中医院在“比到箍箍买鸭蛋”时却出现了尴尬,那些在临床上看病多、颇受病人欢迎的医生却少有人入围。无独有偶,就在这次评选之后不久,该院又开始评定第二季度的奖金,结果那些喜欢做文章的“名中医”候选人,比善于临床、看病人多的医生得到的奖金要多,最多相差将近十倍。

    由于许多地方评选“名中医”的条件把做文的分量看得很重,这就形成了成“名”的人病人少,病人多的人难以成名。如果此次评选“名中医”的条件偏重看病,同样也会产生相应的矛盾。只有做文的人能看病,看病的人又擅做文,这种矛盾就不会产生了。然而,要达到这种水平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古人云:“盈于此,则不足于彼”。这可能就是做文与看病很难兼容的根本原因所在。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基层医院的医生,上班时间,没有病人时就用心钻研理论,有病人时就一心积经验。8小时以外,平均每天能用于做学问的时间至多两三个小时。而像做中医这样的大学问,要利用业余时间在一生中把数千年的知识全部学到手显然是很困难的,要想全部学精通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 百拇医药
    因此,即使是当今中医界的大腕级人物也只能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有所建树和作为。比如,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的长于《内经》,有的工于《伤寒》,有的擅于《温病》。在临床上,有的是妇科能手,有的是儿科专家,有的是内科高人等。即使是那些在历史上叫得响、颇有地位的大家也不可能在理论和临床上达到“半斤八两”的精度平衡,必是有所偏颇,如《内经》、《难经》作者等理论为上的大家就很难见其有临床经验流传后世,而叶天士等以临床见长的大家就很难见到有精辟的理论著作留下来。当然,这些大家的遗憾或许可以归昝于训诂时的疏漏,但终究是没有受到训诂学的青睐,就足以说明即使是中医界的泰山北斗,在理论与实践上是必有所偏的。这不是他们有意要“偏科”,实在是人生苦短,精力有限。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其独特的传承方式注定了中医师门庭若市的必由之路一是靠祖传,一是和时间抗争。前者要说明的是,虽然人很年轻,只要有祖上的“余威”(现今称“名人效应”)一脉相承地荫蔽着,不愁没有人上门求治。后者要说明的是,虽然没有一脉相承的优势,但随着时日的推移,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病人数量会相应增多。笔者曾多次听到一些白胡子老中医喟叹:年轻时没有病人找,让人急。年老了,病人多,更让人烦。这足以看出一位中医的经验对上门求诊病人的数量究竟能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病人多,作为医生来说肯定是好事,但病人多,诊务缠身,肯定就没有多少时间研究中医理论。不客气地说,许多临床高手,在理论方面连“半罐水”的标准都很难达到。把“诣”读成“旨”、“菅”念作“管”、“愎”称为“复”者,在基层医院不在少数。每次职称晋升的理论考试,是他们最挠头的事,而说到临床考核,他们却是一副志得意满之状。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帅才,更离不开有丰富实践知识的将才,这给我们人事部门的启迪是:对中医这样理论知识跨度特大、实践性特强的行业,不管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不可能让一个人同时兼具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完备知识,只有这样,出台的政策才符合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 百拇医药(张毅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杏苑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