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7330
认识癌中之王:胰腺癌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2日 北京晚报
    认识癌中之王:胰腺癌

    帕瓦罗蒂、乔布斯、陈祖德……近年来,不少社会名人都因胰腺癌去世,也让人们对“胰腺癌”多了分好奇。随着健康科普宣传的深入,百姓对很多疾病防治有所了解,但对胰腺癌的认识还较为陌生。胰腺癌为何叫作“癌中之王”,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加以预防?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卫生部北京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乔江春教授,一起从认识胰腺癌开始了解。

    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

    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内分泌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叫外分泌癌,二者恶性程度差异很大。乔江春表示,内分泌癌临床上比较少见,乔布斯罹患的就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不高,这类患者术后存活时间较长。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外分泌癌多数预后较差。临床上90%-95%的外分泌癌是导管细胞来源的胰腺癌,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导管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确诊后一年死亡率高达95%-98%,也就是说95%左右的导管胰腺癌患者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年时间,能活过五年的微乎其微。医学的发展使很多癌症已有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遗憾的是,胰腺癌恰恰是人们尚未攻克的癌症之一,从预防、诊断、治疗到预后效果都不理想,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有年轻化倾向。
, 百拇医药
    多数患者发现已是晚期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里排名第六位,在全身所有肿瘤里发病率排在第十三位。比起胃癌、肠癌等疾病,胰腺癌算不上“主流”,胰腺的“知名度”也远不及相邻的器官。其实,胰腺的作用非常强大。从功能上看,内分泌与外分泌功能兼而有之。人们熟知的胰岛素、对抗胰岛素的胰高血糖素、胃泌素等20余种激素都靠胰腺分泌。从位置上看,胰腺深埋在腹腔中心,位置非常“霸道”,胰腺一旦长了肿瘤,对周围器官影响很大,治疗起来也非常困难。这也让不少医生对胰腺疾病的了解并不深入。

    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与胃炎、胆囊炎、消化不良的症状很像,患者可能表现出茶饭不思、胃胀痛、食欲下降等症状。多数医生首先不会将这些症状与胰腺癌联系在一起,有时医生按照常见病治疗,症状在短期也会缓解,但等到患者出现体重下降或出现黄疸时,可能已经进入晚期。

    乔江春告诉记者,北京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中,每100个患者中有手术机会的仅有不到20人,而这20位患者中还有一大部分是癌症已经转移、勉强切除病灶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在未转移时进行手术能将病灶切除干净的。所以,如何早期发现胰腺癌患者,扩大未转移患者的比例,是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 百拇医药
    CT是确诊“金标准”

    一位60岁的患者因腰疼来到医院骨科,医生检查发现患者腰椎有问题,于是准备手术。就在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时,在CT片上,医生发现,比老人腰椎问题更严重的是胰腺部位长了肿瘤……于是立即转到普外科准备手术。

    如今人们对健康有了更多关注,定期体检已成为很多市民的习惯。但对胰腺癌而言,诊断的“金标准”是CT检查,而普通体检项目中大多不包含CT,也使得早期胰腺癌患者不容易被发现。乔江春表示,目前研究人员也在尝试找到胰腺癌在血液中的相关因子,也就是寄希望于肿瘤标志物检查筛查出早期胰腺癌患者。目前,糖链抗原CA199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但对胰腺癌的敏感性不强,准确率不高。

    历来,高危人群是疾病预防的重点,遗憾的是,对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因为胰腺癌的病因医学还不明确。目前,能够得出肯定结论的是胰腺癌与吸烟有关。近年来随着胰腺癌发病的变化,传统认为的胰腺癌高危人群范围也在扩大:6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吃肉过多、职业精神压力大、接触化学品、接触射线人群应提高警惕。此外,有胰腺癌家族史、患有胰腺炎或进行过胆道手术患者也属于高危人群。乔江春指出,胰腺癌与胰腺炎是有一定关系。从理论上推断,很多疾病的出现都是渐行加重,细胞突变都有一定过程,比如从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如果胰腺完好无损突然间长了恶性肿瘤也不太可能。临床上很多胰腺癌患者病理结果显示伴有胰腺炎。总之,对可能转化成胰腺癌的可控疾病要尽早处理。
, 百拇医药
    健康人群:症状要看清

    虽然胰腺癌患者一旦被确诊后,治疗效果并不乐观,但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近年来有关胰腺癌的国际会议都达成共识,将来胰腺癌的突破要在预防上下功夫。除了上述高危人群,健康人群也不能觉得“高枕无忧”,有必要了解早期胰腺癌出现的症状。

    第一,出现不明原因的腰痛、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黄疸。胰腺肿瘤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长在胰头部的肿瘤因为压迫胆管,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问题或黄疸;但胰体和胰尾的肿瘤即便到晚期也不会出现黄疸。

    第二,非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异常升高。乔江春强调,首次出现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得了糖尿病,继发性血糖升高很可能是胰腺长了肿瘤,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三,没有刻意减肥却体重下降也是明显的信号。

    第四,胰腺癌患者会出现疲劳。
, http://www.100md.com
    出现上述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到专科医院重点检查。本报记者 田叶

    

    治疗有信心乐观对疾病

    很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胰腺癌后非常悲观,乔江春表示,虽然胰腺癌治疗效果并不乐观,但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临床上预后较好的患者案例也存在,心态对治疗效果影响很大,一旦确诊,应该树立信心,科学治疗。

    预后最好患者术后健康生活近八年

    乔江春告诉记者,他诊治过的胰腺癌患者术后已健康生活近八年。这位患者为女性,确诊为导管胰腺癌时年龄71岁,手术前肿瘤侵犯胰头部位,对周围神经也有侵犯,淋巴结已有一个转移,出现黄疸。患者病情属于中等程度,于2005年6月进行导管胰腺癌切除手术,今年9月来院复查时,肿瘤完全没有复发,至今生活得非常健康。
, 百拇医药
    记者了解到,因为胰腺癌预后较差,为了争取好的治疗效果,医生可能尝试“超根治术”,也就是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尽可能将肿瘤病灶切除,降低复发风险。“胰腺癌的手术非常复杂,胰腺钩突之处长达10多厘米,手术时很容易残留。所以胰腺癌手术关键一定要把病灶切除干净,如果残留一部分,里面的肿瘤细胞很容易复发。”乔江春说。这位手术后健康生活七年的患者很可能受益于手术切除范围较大。

    多学科联合攻关未来前景大有希望

    “像很多肿瘤的治疗一样,攻克胰腺癌单靠一个专业、靠外科医生无法解决,多学科联合治疗是日后发展的方向。”乔江春表示,近年来,无论从诊断到治疗,医学对胰腺癌都有了更多的办法。

    在遗传学领域,现在人类基因谱绘制已经进入“千元美元”时代,成本的降低为人们从基因层面预知每个人易得何种肿瘤提供了可能。在检查手段上,现在的CT设备速度更快,也出现了PET/CT;以前核磁检查分辨率低,现在分辨率提高;以前“超根治手术”被认为风险很大,现在这种手术成了较为常规、安全的手术。在药物治疗、术后管理上也有了更多的经验。总之,虽然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在短期一二十年内可能不会有明显改变,但通过多学科的联合应用,胰腺癌的治疗前景会越来越好。患者一旦查出问题应及时到大医院的胰腺癌中心就诊,树立信心,不要轻言放弃。 记者田叶 本版供图/TAKEFOTO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