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2329667
与西方原子论比较看中医元气论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25期
中医象思维,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表元气论与原子论的比较,两论的比较,(1)宇宙本原之鉴,(2)存在形式之异,(3)作用形式之较,(4)自然观之差,(5)整体观之别,中医研究方式之思,(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之适,(2)研究中医与中医研究
与西方原子论比较看中医元气论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系列之一

    表 元气论与原子论的比较

    从学习中医的角度看,元气论作为哲学背景,其凸显在知识层面的内容虽然没有阴阳、五行学说明显,但作为中国文化的最深层底蕴,若对之理解未透,不但大大影响对中医体系内容的深度把握,更易在中医学发展的路上迷失。

    两论的比较

    纯粹就“气”论“气”,以现代人不太深厚的国学功底,确实难以理解得透彻,幸好关于世界的本原,古代西方也有一个与“元气论”接近对等的学说,就是公元前4~5世纪间,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主张的“原子论”。这里,“元”与“原”同义,“气”与“子”则可看作是对万物基元单位的各自表述,这是在唯物本体论上两论所见略同处,但更值得品味的是两论深层之异。由于中医学以元气论为根,西医学以原子论为基,比较元气论与原子论就是审视铸就东西两大文化体系差异的文化基因,因此这种剖析最容易把中西医学体系的深层内蕴,诸如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风格、学术思想、研究方式乃至具体内容以较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两论的简要比较见表右)

    为方便分析与叙述,下文将表中关联性较大者以某项为中心作连带讨论,不逐项分割:

    (1)宇宙本原之鉴

    中国的“道气论”视“元气”为宇宙本原。《鹖冠子·泰录》谓:“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西方则以“原子”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元物质。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将两种本原之细微处表达得妙趣横生:“西洋哲学中之原子论,谓一切气皆微小固体而成;中国哲学中元气论,则谓一切固体是气之凝结,亦可谓适成一种对照。”表面看来,两论均肯定了世界本原的物质性,所异仅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分别归结为“元气”和“原子”,虽异曲却似同功。但若细究,两说又存深刻差异。

    (2)存在形式之异

    元气的本原状态是无形而弥散状态之气,王夫之谓:“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正蒙注·太和》)但气聚则可成形,即有形实体是气,无形虚处也是气,有无之间可转换交流。张载《正蒙·太和》概括得好:“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由于阴阳学说的导入,阴阳特性之一是其无限可分性,因气可分阴阳,据此逻辑,则气也是无限可分。换言之,在中国的宇宙构成观中不一定存在最终物质。事实上,现代科学直到现在也只能说发现一些基本粒子,尚不敢确定说这个世界存在着最终物质。气的无限可分性大大地增加了气的变数以及说理上与时俱进的优点。就如不论现代科学最微观的物质单位发展到哪个层次,都可说未离气的范畴,还预留了再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