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01201
微博控勿让人生蒙上阴影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9日 现代报健报
    

    采访专家: 陕西省第四医院副院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彦君

    新闻背景:近日,辽宁省辽阳市发生5.1级地震,随即多名网友第一反应不是避险逃生,竟然纷纷用咆哮体播报震情,在电脑前“泰然自得”的发出“地震了!好晃!”“持续大约5秒!!!!”…的微博。有人感言,微博控已经升级到在用“绳命”刷微博了!

    玩智能手机刷微博,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时髦玩法。由于“迷恋”微博,网友中出现一大批“微博控”,痴迷于微博,吃饭、坐车、更有甚者,连上厕所的功夫都要发上一条,没日没夜地上微博,甚至放弃睡眠时间,为此,心理专家、陕西省第四医院副院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彦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敬告“微博控“者: “别小看微博成瘾,它不仅会给你的颈椎埋下祸根,还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疲惫,精神衰弱,很可能导致焦虑症和强迫症。”

    【表现】

    表达自我 释放压力

    微博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发个照片、说句话,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微名人”。“我博故我在”,无数网友因而陶醉其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刘彦君心理咨询师分析说:现代人在社会上难免会因自我保护戴上一些 “面具”,而在网络上可以展示真实的自己,弥补现实中难以得到的满足感,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在微博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粉丝,能轻松体会到受粉丝们追捧的感觉,能轻易地让人获得大量人群的关注,满足人被关注的虚荣心,获得心理满足,于是出现了对微博极度喜爱的“微博控”。

    【原因】

    有点自恋 渴望关注

    “微博改变世界”。它是人们展现自我、结识朋友的良好平台。可近期《科学美国人》杂志日前报道,特别爱发微博的人,或许有自恋情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研究员索拉雅·麦迪扎德等人招募了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的微博动向进行观察,包括登陆频率、在线时间,以及上传照片、发表留言的次数等,并同时用心理量表评估他们的自尊水平和自恋水平。结果显示,较为自恋的人,似乎更容易沉溺在微博上,更新留言,发布一些造型惹眼的照片,以显示最近的心得感悟等。

    这项发表在《网络心理学、行为与社会网络》期刊上的研究解释说,自恋的人往往需要他人的肯定,而在社交网站上,人们很容易呈现出跟现实不一样的 “理想”形象,因此,自恋、夸大等行为更容易得到彰显。 但是,对于一些自我评价较低的人来说,经常发微博,或许有利于提高自信心,起到正面作用。

    【提醒】

    健康娱乐 自然放松

    某网站根据对微博的依赖程度,把“微博控”分为八级:一级只围观不说话;二级遇到兴奋点才回复、转发;三级休息时间全占用;四级工作时间也在上微博;五级双休日不休息;六级熬夜找热点;七级半夜也在刷新页面;八级生活颠倒,住院治疗。

    陕西省心理咨询师专家评委刘彦君提醒大家:如果你一天到晚离不开微博,一定要警惕焦虑症、强迫症袭来,千万不要因为狂迷播发微博让你的人生蒙上阴影。

    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传播。现代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信息焦虑症和信息依赖症。但过度沉迷微博,过分关注粉丝量和关注度,有些人还用淘宝批量买粉丝来超越其他人,已产生攀比和嫉妒心,此种心理状态处于疾病临界点,如加上外部环境刺激,很有可能诱发成强迫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刘彦君希望博友们,要注意控制自己在微博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是基于工作需要,工作完成后应尽量少上微博。仅是娱乐需要的,在娱乐消遣达到身心满足后应停止关注微博。过度就会导致失衡,造成混乱,出现不该出现的心理问题。

    专家简介

    刘彦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任护师,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陕西省心理咨询师评审委员会专家,陕西保健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曾赴新西兰主攻护理学及心理学,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主编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一书(人民军医出版社)在全国发行,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好评。应多家单位邀请进行团体辅导,反响热烈。2012年,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多例疑难心理咨客的辅导,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报记者 刘颖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