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7239
疾病与天气、气候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2日 北京晚报
     良好的气候环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然而,天气总是瞬息万变,各地的气候也不会总是让人们满意。就拿气温来说,在有强冷空气侵袭时,前后两天气温可相差几摄氏度,甚至十几摄氏度,真是更日如换季。如此巨大的冷暖变化,可直接诱发某种疾病或使病情加重。研究表明,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在严寒、浓雾、潮湿、骤冷的天气里自觉症状最差,西北风劲吹和干冷空气影响时发病率就高。气温越低,湿度越小,一日内气温差别越大,日照时间越短,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病情越容易加重。呼吸道有病的人,对冷暖变化特别敏感,入秋以后,当室外温度低于13℃时,去医院就诊的病人会明显增加。气压、气温、湿度、风速骤变(急升或急降),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天气骤冷,遭受雨淋,气压急变,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或并发溃疡出血,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穿孔。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如像冬、春季多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脑膜炎、猩红热、百日咳、麻疹等;春、秋季则肠道传染病多发,如痢疾、伤寒等。这表明,某些疾病的流行与一定的气象条件有关。因为致病的细菌和病菌繁殖需要一定的气象条件。流行性脑膜炎常常在干暖的天气下发病较多,多出现在1至4月份,到了5月份以后就很少了。因为脑膜炎双球菌滋生繁衍喜欢干暖低压的环境。肝炎发病的条件是气温在0℃至20℃,气压为972至982百帕,相对湿度在55%至85%,月日照时数为90至200小时,过高或过低的气象条件均不利于此病的发生。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在降水比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食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质也会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们食用了这样的水,就会患上诸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的肌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会下降。届时,肠伤寒、痢疾、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就会成为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气候变化每年造成500万严重病例和15万人死亡。气候变暖使夏季气温偏高,高温日增多,心脏病患者显著增多。

    食管癌的高发区大部分位于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带。这是由于高发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农作物产量低,新鲜蔬菜少,多吃腌菜的缘故。因为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高。由于降水集中在高温季节,一些碱性环境中活跃的元素如钼,会随地表水或地下水流失,植物缺钼又会引起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亚硝酸盐与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产物有机酸结合,可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高温热浪、严寒、洪水、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不仅使发病率升高。日益加剧的大气污染轻则引起咽喉不适、胸痛、头痛、头晕、四肢麻木和浑身乏力,诱发和加剧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心病,重则增加肺癌患者,甚至可以使人致命。, http://www.100md.com(张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