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脾胃升降理论浅识(上)
李东垣乃金元时期补土派大家。其学说以脾胃为核心,旁及其它脏腑,阐明元气与阴火的矛盾变化;其病理机制主要是建立在以脾胃升降机能失调的基础之上,独具特色,至今仍有临床指导价值。因此,有必要对东垣脾胃升降理论作深入的探讨。
对脾胃升降机能的生理认识
《内经》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形式可概括为出入升降,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老壮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元器不有”。李东垣指出:“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脾胃论》)。他阐发《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认为人体呼出吸入,升清降浊进行新陈代谢,人生长壮老的过程,是符合“天地阴阳生杀之理”的。而且他认为呼出吸入虽与升清降浊有所不同,其实出入只是升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故说“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根于内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皆不升而降也”(《脾胃论》)。在他看来,升降运动几乎是事物运动的根本形式,而且升的运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若“皆不升而降”,生命也就要终止了。
, http://www.100md.com
李东垣说:“《经》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岁半已后,地气主之,在乎沉浮也。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一年四季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符合阴阳运动规律。人体则以脾胃为枢纽,体现出升降浮沉的运动。“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他把精气的上升输布比做春夏升浮长养,把糟粕下泄比做秋冬的降沉收藏,这也符合阴阳运动的规律。而且唯有脾胃之清气上升,才能产生机体所需营养热能,故说“胃气平和,荣气上升,始生温热,温热者春夏也”,这是机体进行升降浮沉运动的能量来源。
李东垣还认为,天地有春夏之升浮,而继之能转化秋冬之降沉,乃因中土斡旋其间。如说“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浮化沉降,化者,脾土中造化也”(《内伤外辨惑论》)。天人合一,其脏腑气性以应四时。《素问释文》说:“肝气温和,心气暑热,肺气清凉,肾气寒冽。”脏腑气性机能赖脾胃升降作用保持正常。《血证论》说:“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脾气上升,浊气归心,心得血荣,心气自振;食入于胃,“散精于肝”,血藏于肝,肝主疏泄正常;脾气上升,散精上归于肺,肺得充养,则宣发肃降有权;脾气上升,输布浊阴于五脏,五脏盛,乃能泻,肾精方得充沛收藏。脾居中州以运四旁,主要赖其升清机能的正常。
脾胃相表里,脾足太阴经从足上行属脾络胃,胃足阳明经从头下行属胃络脾,故脏腑之气各应顺其经脉的走向循行。《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脾气以上行为顺,胃气以下行为顺,一上一下,有升有降,生机不息。在脾胃升降这对矛盾中,脾气升清占主导方面。只有脾胃健运升降有常,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故《临证指南》说:“脾宜升则健”,又说:“胃宜降则和”,扼要地总结了脾胃升降机能的生理特点。, 百拇医药(朱祥麟 湖北鄂州市中医医院)
对脾胃升降机能的生理认识
《内经》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形式可概括为出入升降,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老壮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元器不有”。李东垣指出:“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脾胃论》)。他阐发《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认为人体呼出吸入,升清降浊进行新陈代谢,人生长壮老的过程,是符合“天地阴阳生杀之理”的。而且他认为呼出吸入虽与升清降浊有所不同,其实出入只是升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故说“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根于内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皆不升而降也”(《脾胃论》)。在他看来,升降运动几乎是事物运动的根本形式,而且升的运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若“皆不升而降”,生命也就要终止了。
, http://www.100md.com
李东垣说:“《经》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岁半已后,地气主之,在乎沉浮也。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一年四季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符合阴阳运动规律。人体则以脾胃为枢纽,体现出升降浮沉的运动。“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他把精气的上升输布比做春夏升浮长养,把糟粕下泄比做秋冬的降沉收藏,这也符合阴阳运动的规律。而且唯有脾胃之清气上升,才能产生机体所需营养热能,故说“胃气平和,荣气上升,始生温热,温热者春夏也”,这是机体进行升降浮沉运动的能量来源。
李东垣还认为,天地有春夏之升浮,而继之能转化秋冬之降沉,乃因中土斡旋其间。如说“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浮化沉降,化者,脾土中造化也”(《内伤外辨惑论》)。天人合一,其脏腑气性以应四时。《素问释文》说:“肝气温和,心气暑热,肺气清凉,肾气寒冽。”脏腑气性机能赖脾胃升降作用保持正常。《血证论》说:“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脾气上升,浊气归心,心得血荣,心气自振;食入于胃,“散精于肝”,血藏于肝,肝主疏泄正常;脾气上升,散精上归于肺,肺得充养,则宣发肃降有权;脾气上升,输布浊阴于五脏,五脏盛,乃能泻,肾精方得充沛收藏。脾居中州以运四旁,主要赖其升清机能的正常。
脾胃相表里,脾足太阴经从足上行属脾络胃,胃足阳明经从头下行属胃络脾,故脏腑之气各应顺其经脉的走向循行。《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脾气以上行为顺,胃气以下行为顺,一上一下,有升有降,生机不息。在脾胃升降这对矛盾中,脾气升清占主导方面。只有脾胃健运升降有常,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故《临证指南》说:“脾宜升则健”,又说:“胃宜降则和”,扼要地总结了脾胃升降机能的生理特点。, 百拇医药(朱祥麟 湖北鄂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