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名录 > 郎景和
编号:12368570
郎景和:关于伤与痛(医生的哲学)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生命时报 2013.03.01
关于伤与痛(医生的哲学)
关于伤与痛(医生的哲学)

     郎景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

    叔本华说:“我们对痛苦何其敏感,而对快乐相当麻木”。哲学家和文学家对伤与痛的理解也许较为泛化,既不限于身体,也不囿于精神;医学对伤与痛的表达和描述则比较直接,主要指身体的,当然也有精神心理的。

    伤痛是一种感觉,有时我们用各种检查或检测都未能发现伤病在何处,或者患者的伤病与他对疼痛的描述很不一致,这使得对疼痛的理解扑朔迷离,对疼痛的处理束手无策。

    现在通用一种疼痛计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评分、加以比较,但这依然有赖自我感觉,而非客观标准。好多医院设立了疼痛门诊,针对各种疑难病因的疼痛病人,比如经过详细检查仍无法确定病变,或者找不到疼痛原因的人,请疼痛专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是镇痛治疗。

    有效镇痛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外科手术的麻醉学。麻醉学真正建立,在百余年以前,现在已有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区域神经阻滞麻醉等,途经多、方法多、药物多,可以认为,没有不能止的痛!但手术镇痛是暂时,目前医疗界对于慢性、长期、多方位或不定方位的疼痛,仍乏理想之术。

    对于疼痛的处理,有四个关键点:其一,尽量寻找疼痛的病因;其二,尽量选择适宜的、个体化的止痛方法;其三,尽量发现、选择有效的止痛药物;其四,注意精神心理在其中的作用,并发挥其功能。

    这四个关键点中,第四点尤为重要,因为疼痛或痛苦、痛楚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疼痛只是肉体的感觉,痛苦就有了“味道”,而痛楚则达到了心灵深处——叶维之:《念念有词》,2006,中国文联出版社)。

    痛苦的泛化和深入,使其有了哲学和宗教意味。哲学以为痛苦是“智慧”;宗教将痛苦作为“救赎”,教人欣然面对和接受;法律以痛苦“回报”违法者,譬如刑法体罚;医学则把痛苦视为不幸和伤痛的预告。

    如果突破了伤痛的纯医学意义,我们的思维意境就会变得开朗而精彩。幸福往往被我们忽视,不幸却让我们刻骨铭心。因此我们可以说,舒适和幸福有“否定”性质,痛苦与不幸则有“肯定”性质。生活中,我们总要适当的劳心劳力、承载痛苦与不幸,正像船只要装上一定的压舱物,才能平稳驶航;正像溪流遇到障碍,卷起漩涡而过。

    即使从纯医学而论,疼痛也是必要的、常态的。痛苦使我们有感觉、有反应;完全没有疼痛或“麻木”的“无痛人”,反倒最容易受伤害,甚至无法生活。

    伤痛才能使我们感觉事物和生活。哲人说,为了消灭痛苦,让我们痛苦吧!革命者说,面对痛苦,我们放声大笑!医生说,对于伤痛,不要怕,精神上战胜它,想办法对付它。

    罗曼罗兰说:我们不能只赞扬欢乐,痛苦也应该赞扬……因为两者同样是神圣的。如是,面对痛苦,我们是不是轻松了许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