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69834
秦伯益,为控烟挺身而出(热点人物)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生命时报 2013.03.05
秦伯益,为控烟挺身而出(热点人物)

     上书反对“烟草院士” 获选年度新闻人物

    秦伯益,中国著名药理毒理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少将、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1月19日,“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揭晓,他和钟南山因“联合30多位院士,反对‘中式卷烟’项目参评国家科技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获奖。那天晚上,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学报社举行的“科学之夜”年度盛典上进行,81岁的秦伯益风度翩翩地走上领奖台,说了一段让人肃然起敬的话。

    2月16日,秦伯益将这篇长达1400字的发言稿发给《生命时报》记者。文章开头,即振聋发聩:“中国人口占世界20%,却吸掉了全世界40%的卷烟。中国烟害之大也是‘世界第一’,现有吸烟者3.5亿人;每年因烟害死亡110万人,又是‘世界第一’。”文章里,他直言不讳,对于“烟草公司资助了17所‘烟草希望工程小学’,墙上还挂着‘烟草助你成才’的大标语”等现象,连呼“荒唐”。他告诉媒体,“我们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有一个大奖,不是奖给哪个个人,而是奖给控烟战线上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默默无闻地奋斗了终生的群体。”
, http://www.100md.com
    事实上,2012年,秦伯益除了反对“中式卷烟”,还与钟南山一起,联合103名院士上书中国工程院,要求取消“烟草院士”谢剑平的院士资格。后者因成功进行香烟“减害降焦”研究,在2011年12月被中国工程院评为院士。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秦伯益控烟的决心坚定不移:“眼看着很多同胞在烟害中不幸地丧命,我对一切助长吸烟的举动和宣传都深恶痛绝,发誓绝不妥协。”

    反对“烟草院士”的持续斗争

    2011年12月8日上午9点,中国工程院正式对外发布了54名新增院士的名单。很快,许多人的目光聚集在这名单里一个人的身上,他是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

    这是谢剑平第三次申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研究成果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卷烟‘减害降焦’法,并引入中草药,选择性降低烟气有害成分,研制开发‘神农萃取液’”。所谓“神农萃取液”,是一种中药配方成分,据说加入香烟后,能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性,具有“避免肺组织损伤、心脏病和其他疾病发生等多种功效”。谢剑平的导师、我国烟草行业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朱尊权认为,“谢剑平在卷烟‘减害’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次,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0多名院士中,超过2/3的人投了赞成票,谢剑平得以顺利入选。
, http://www.100md.com
    然而,新增院士名单公布仅仅1个小时,网络上就出现了质疑之声。网友刘志峰在微博上表示:“研究更高效杀人,当选院士?”12月1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发微博称,“35%的人错误认为低焦油等于低危害,这个错误认识与中国评选这样的人作为院士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中国科学界的耻辱!这是中国工程院的耻辱!”

    从2011年12月至今,对“烟草院士”的质疑声从未停息:中国控烟协会七次致函中国工程院,恳请尽快撤销“烟草院士”的院士头衔;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等7家社会组织3次致函中国工程院,强烈呼吁撤销谢剑平的院士称号;王陇德、陈君石、巴德年等更多院士开始关注此事……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在钟南山、秦伯益和巴德年牵头下,多名工程院院士联名上书,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院士的资格。签名院士从最初的26人发展到103人。

    秦伯益与谢剑平的“正面交锋”,是在2012年2月8日。春节刚过,工程院主席团组织医药卫生学部和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二十几位院士,以及谢剑平本人到工程院,进行了一个上午的“学术答辩会”。作为权威药理毒理学家,秦伯益在会上当面询问谢剑平关于香烟的毒理和减害效价等问题,但谢剑平没有回答一句话。
,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面对社会诸多方面的争议与指责,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表示,今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不再受理烟草科技领域候选人的提名或推荐,但谢剑平的院士称号,现在还不能撤销。2月2日,秦伯益与钟南山、巴德年共同起草了给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旭日干副院长的一封信,严肃指出,调查报告“答非所问”。建议院领导将对谢剑平的调查结果公开,并继续说服谢剑平本人主动辞去工程院院士称号,以及修改院士评选章程,以避免再次出现同样事件。秦伯益说:“我们都期盼着今年6月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会上是否启动对谢剑平院士资格的讨论、是否对谢剑平进行劝退,相信到时候会有一个结论。”

    减害降焦,科学还是欺骗?

    对“烟草院士”谢剑平的争议,焦点集中于他的研究项目“减害降焦”。它真能减少香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还是打着“减害”的名义,行香烟促销之实,让更多的人对香烟的危害产生麻痹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从出现低焦油卷烟,它的产销量就直线上升,成为烟草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2011年1—11月,全国低焦油卷烟销量为327万箱,远远超过2010年的88.6万箱,同比增幅405%。2013年1月13日,著名学术刊物、美国《科学》杂志做出长篇报道,详细记叙了“烟草院士”当选事件在中国引起的争论,并指出,“在某些方面,中国正在重演西方曾经上演过的战争。”
, http://www.100md.com
    生命时报:在您看来,“减害降焦”研究到底有没有用?

    秦伯益:今年1月15日,我和毒理学、医学、公共卫生学、伦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一共50多个院士、专家,在一起开了个研讨会。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郑玉新教授在会上做了《从毒理学角度看“减害降焦”》的报告,明确指出,谢剑平的研究存在很大缺陷。对产品健康风险和安全性的评价,应该包括体外毒理学、动物毒理评价、临床人体试验和上市后监测等阶段,哪个环节都不能缺。但谢剑平仅采用了体外毒理学评价,以及最初级的急性致死毒性评价指标(低级别证据),来评价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健康危害。这些研究不能得出低焦油卷烟、中药卷烟能增加人安全性的结论。另外,有些研究目前已经直接应用于卷烟生产中,这是将有局限性的卷烟危害评估模型超范围滥用,造成对公众误导。所谓“低焦低害”香烟是在欺骗公众,目的是营销烟草、赚取暴利,谢剑平的研究正是这个营销骗局的重要环节。

    生命时报:有人说,这一“骗局”在西方40年前就已上演过。
, 百拇医药
    秦伯益:是的,谢剑平的研究,只是亦步亦趋重复了美国烟草业已经被科学否定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会上专家介绍,从推广以过滤嘴为主的降焦技术到研制低焦油卷烟,这些方法都没有实质性地降低吸烟者的患病风险。香烟中亚硝胺、稠环芳烃等致癌物的含量,并不随焦油量下降而减少,因此对人体危害也没有降低。美国一些研究资料表明,由于低焦油卷烟使烟雾深入肺的深部,吸烟者反而会吸入更多的焦油、尼古丁及其他致癌物。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烟草制品科研咨询委员会主席萨莫特曾经对中国媒体说,他对中国烟草业研究人员获得院士殊荣感到吃惊,因为在美国,烟草研究者很少进入主流科学界,也几乎不可能获得类似院士的荣誉头衔。

    生命时报:您曾说,这一行为违背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规定。《公约》是如何规定的?

    秦伯益:《公约》规定,不得以“低焦油”等“虚假”、“误导”、“欺骗”等手段推销烟草制品。我国2003年已是正式签约国,在控烟界和烟草行业,以上规定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我们还要“明知故犯”。这是40年前西方烟草商的故伎重演,所不同的是,外国加薄荷和香精等,我国加中草药;外国已经禁止这样做,我国却通行无阻。
, http://www.100md.com
    “我身上,还有一些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质”

    为什么会在“烟草院士”事件中挺身而出?秦伯益认为,这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有媒体形容,他的性格是:特立独行、不愿随俗、敢为人先,语出惊人。秦伯益认为,这些形容基本准确。关于中国在控烟中的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他直言不讳;对于自己的性格,他坦言,“别人能接受就接受,别人不能接受也不强求。天下之大,岂无知我爱我者。”

    生命时报:“烟草院士”事件体现出,与国外甚至香港地区相比,内地的控烟力度一直不是很大,您觉得根本原因在哪里?

    秦伯益:根本原因是中国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烟草总公司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这种官商一体、政企不分的体制,使烟草业只顾逐利,不顾人民健康。政府从逐利中获益,消极控烟。权钱交易,贪腐丛生。因此,国外以烟草销售量逐年减少为文明进步的象征,我国却以烟草销售量逐年增加为经营成功的标志。
, http://www.100md.com
    生命时报:烟草行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又给中国人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健康之间的矛盾,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秦伯益:您的问题不准确。烟草行业只是促进了烟草行业自身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它带来的负面作用太大。尤其发展中国家,更应该以人民健康为主,因为国民体质较弱,医疗资源有限,岂能让烟草这种有害物质肆意戕害人民健康,再以纳税人的钱来医治由烟草引起的病患?发展中国家想以发展烟草这种肮脏产业来发展经济,那是“饮鸩止渴”,“得不偿失”的。何况,吸烟还带来污染环境、引起火灾等社会问题。

    生命时报: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曾评价您,“是一个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既忧国忧民,又有军人的爽直。”您觉得自己身上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质在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秦伯益:任先生过誉了。如果说我身上有一些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质的话,那么我还是愿意以工程院前院长徐匡迪在我的书上的题词为戒:“说真事,讲真话,吐真情,求真理。”我们很多专家院士对“中式卷烟”和“烟草院士”这两件事之所以“拍案而起”,我想主要还是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对各种伪科学的愤慨。因此要为爱护人民健康、捍卫科学真理而努力。

    生命时报:“忧国忧民”是现代知识分子身上稀缺的一种特质,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秦伯益:时代的不同是主要的。我青少年时身处日寇沦陷区上海,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因此从小养成了浓重的家国情怀。十几岁上无锡东林书院旁边的辅仁中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耳濡目染,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固有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这种观念一经形成就固化为人们自己的特有气质,不论外面世界纷繁变化,内心向往的始终如一,变不了的了!▲, 百拇医药(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