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信息
编号:12355078
补体通路基因遗传变异影响麻风易感 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26日 中国医药报 2013.03.26
治疗脑部肿瘤新型纳米药物研究启动

    补体通路基因遗传变异影响麻风易感

    本报云南讯 记者白毅报道 麻风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的研究提示,补体系统在麻风易感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人类遗传学》(《Human Genetics》)上。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5%的人群对麻风分枝杆菌易感。麻风临床症状复杂,患者通常会出现肢端残疾、畸形、失明甚至毁容等症状,饱受社会的歧视。麻风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遗传背景以及免疫状态有关。补体系统是连接机体先天免疫与后天免疫的桥梁,表现出丰富的免疫多样性与遗传多态性,影响机体对于传染病的易感。之前关于补体系统与麻风易感的研究多基于小样本,得到的结论在不同研究中存在差异。

    云南省是我国麻风重灾区,目前仍有若干地区尚未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针对来自云南玉溪地区较大样本的麻风病例与正常对照人群,开展了补体系统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麻风易感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补体lectin通路基因FCN2和MBL2、补体旁路途径关键调控基因CFH的遗传变异影响麻风易感,且FCN2和MBL2基因低转录活性的启动子单倍型是少菌型麻风的风险因素。
, 百拇医药
    

    中国科大发现胚胎免疫耐受机制 证明“自然杀伤细胞”对保障正常妊娠具有重要作用

    证明“自然杀伤细胞”对保障正常妊娠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安徽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魏海明教授、田志刚教授课题组发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维持胚胎免疫耐受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从新的角度解释了胚胎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胚胎对于母体来说是一个基因不合的异物,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后会发生免疫排斥,类似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但在正常情况下,胚胎不会受到母体的排斥而会发育存活,这就是胚胎免疫耐受。其机制此前尚不清楚。
, 百拇医药
    中国科大研究人员发现,在妊娠过程中,母-胎界面存在大量与众不同的NK细胞,天然杀伤能力很低,但可以产生伽马干扰素,抑制由于胚胎基因不合而产生的炎症细胞Th17,并将Th17的作用控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使母体对胎儿并不产生排斥反应,而是产生保护性免疫作用。如果母体同时遭遇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则会产生大量Th17细胞,导致炎症反应,NK细胞失去抑制能力,甚至暴露出杀伤的真面目,从而加剧胚胎局部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胚胎丢失或流产。相关研究成果1月15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那么,为什么胚胎局部的NK细胞失去杀伤功能,而变成维持母胎免疫耐受的卫士?该课题组又利用微小RNA芯片技术进行了筛查,首次发现胚胎局部的NK细胞富含一种微小核糖核酸分子miR-483-3p,该分子在胚胎NK细胞中的含量是正常NK细胞的近万倍,导致胚胎NK细胞不能分泌生长因子IGF-1,失去杀伤功能,转而分泌伽马干扰素,维持免疫调节功能。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审稿人认为,该研究发现了母胎免疫耐受的新机制,证明了胚胎局部的NK细胞在保障正常妊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通讯》审稿人评价说,这项研究发现了IGF-1在人类NK细胞中的新功能,即IGF-1对NK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促进作用,这将对NK细胞的临床生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杨保国)

    

    部分病毒侵入人类细胞机制被弄清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他们弄清了部分病毒侵入人类细胞的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预防病毒感染的新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

    此前,研究人员已知艾滋病和手足口病等病毒以附着在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上的硫酸基团为目标靠近细胞,与硫酸基团结合后最终感染细胞。如果蛋白质上没有附着硫酸基团,病毒就无法与其结合,也就不会感染细胞。

    九州大学和宫崎大学的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硫酸基团是如何附着在蛋白质上的。他们发现,在蛋白质表面的“深沟”内存在吸引硫酸基团附着的酶,而且“深沟”周围存在正电荷。
, 百拇医药
    研究小组认为,如果能找到可填充“深沟”的带有负电荷的化学物质,就可以防止硫酸基团附着,从而预防病毒感染。

    

    一种来自DHA的物质能遏制重度流感

    日本秋田大学教授今井由美子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一种来自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物质能在流感症状恶化后发挥治疗效果。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新的流感治疗方法。

    新物质是DHA在体内代谢时出现的“保护素D1”(PD1)。现有的抗流感药物在发病48小时、症状加剧后,效果就会减弱。研究小组给患了重度流感的实验鼠注射抗流感治疗药物帕拉米韦后,实验鼠在18天后的生存率只有不到40%。但是,若同时使用帕拉米韦和PD1,实验鼠的生存率达到100%。
, 百拇医药
    流感病毒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核糖核酸(RNA)进入细胞核增殖后,会先释放到细胞核外,进而释放到细胞外。研究人员发现,PD1能防止流感病毒的RNA从细胞核内释放出来,帕拉米韦则能遏制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所以能达到双重遏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效果。

    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母乳、深海鱼类和某些植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非常重要。今井由美子说:“PD1作为治疗药物很可能是有效的。今后将调查应用于人类是否有副作用。”

    

    治疗脑部肿瘤新型纳米药物研究启动

    本报上海讯 国家投资2900多万元,由复旦大学牵头,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四川大学、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用于脑部肿瘤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近日在上海启动。
, http://www.100md.com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药学院陆伟跃教授介绍,脑部肿瘤包括脑原发瘤和脑转移瘤,生存期短,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但由于人类血-脑屏障和血-脑肿瘤屏障的存在,以及脑部肿瘤血管壁通透性弱,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制剂和纳米药物均难以奏效,故发展更为有效的脑部肿瘤治疗药物具有重大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该项目历时5年,将围绕脑部肿瘤生长发展特点和纳米药物成药性两大难题,利用“系统靶向”新概念解决脑部肿瘤治疗问题,并采用工程化技术解决纳米药物的产业化和质量控制问题。

    项目下设4个研究课题:即北京大学负责、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与的脑部肿瘤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的构建与表征研究;由复旦大学负责、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参与的脑部肿瘤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的靶向效应及机理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负责,复旦大学参与的脑部肿瘤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的动力学、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由四川大学负责,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与的脑部肿瘤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的工程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上述6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家工程中心分工合作,将围绕脑部肿瘤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开展攻关研究。
, 百拇医药
    图为启动会现场陆伟跃教授(右一)在进行项目报告。

    孙国根 摄影报道

    

    日利用干细胞再现无脑回畸形的形成过程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国立医院机构大阪医疗中心的研究小组日前说,他们利用无脑回畸形患者的细胞培育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并成功再现这种畸形是如何形成的。

    无脑回畸形又称光滑脑,是一种先天性小儿疑难症,患儿会有严重的神经功能发育障碍和一定程度的癫痫,目前尚无药物可根治。
, 百拇医药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会从脑的内部移动到脑的表面并大量聚集,从而形成有褶皱的大脑皮质。而无脑回畸形患者由于与脑神经细胞形成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他们的大脑皮质表面平坦,几乎没有脑裂和脑回。

    庆应义塾大学冈野荣之教授等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无脑回畸形婴儿的脐带培育出iPS细胞,并将iPS细胞培育成即将发育为神经细胞的神经祖细胞,再现了大脑皮质形成的部分过程。研究人员同时用来自健康人的iPS细胞进行同样的培养,并对两者的脑神经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从正常的神经祖细胞团块中会有一些细胞呈放射状延伸出来,形成类似“脚手架”的结构,神经细胞会沿着“脚手架”移动。而来自患者的神经祖细胞中,充当“脚手架”的细胞数量很少,延伸方式非常混乱,同时神经细胞的数量也极少。 研究人员向用患者iPS细胞培育而得的神经祖细胞添加特定的物质后,神经细胞的形成得到了改善。他们认为,这有可能促进治疗无脑回畸形的药物研发。
, http://www.100md.com
    

    甲氧氯普胺可改善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功能

    本报黑龙江讯 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朱春兰教授课题组首次发现,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对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功能有明显改善,可显著提高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及食管蠕动功能,降低无效食管运动(IEM)发生率,为指导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复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近日获黑龙江省2012年度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达51%,我国人群发病率为7.68%,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难以治愈。目前认为有多种因素参与发病,主要是食管防御功能减弱及攻击能力因素增强,其中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和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异常是食管防御功能减弱的主要表现。
, 百拇医药
    2004~2012年期间,朱春兰课题组在黑龙江省科技基金的支持下,采用先进的食管测压法和24小时食管动态pH监测技术,对14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了食管动力及食管酸暴露等实验观察。课题组将147例病例分为两组,首先选择有反酸、烧心或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疑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一组,用食管压力测定法研究甲氧氯普胺对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动力动能和无效食管运动的影响。同时选择具有典型反流症状疑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二组,采用胃镜、食管压力测定法及24小时食管动态pH监测技术,探究其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障碍的特点,无效食管运动发生的频度、特点、与食管酸暴露的关系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等。

    研究结果表明,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对改善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功能有明显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对食管压力测定参数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蠕动波持续时间>蠕动波传导速度>蠕动波波幅,对无效食管运动食管动力障碍改善率达76%。同时,研究还得出无效食管运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较常见,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障碍绝大多数为无效食管运动的结论。
, http://www.100md.com
    (董宇翔 衣晓峰)

    

    短时轻度低温有利于战创伤休克液体复苏

    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本报重庆讯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良明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研究,发现了短时间的轻度低温可加强战伤、创伤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进一步完善了战、创伤出血控制优先处理原则和处理规范,提出了器官功能保护的新措施。近日,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著名期刊《麻醉学》杂志上。

    创伤失血休克是战、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其死亡率约占战、创伤早期死亡的近50%。34%~50%的创伤死亡发生在伤后1小时以内,原因多为失血、休克。治疗性低温的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近几年来在心脏骤停、颅脑损伤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存在诸如影响凝血功能和一些代谢酶的作用而备受争议。低体温对于尚未控制出血的出血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出血性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弄清这些科学问题,对于提升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复苏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刘良明研究团队选择成年白鼠作为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以常温(37℃)/常压组、低温(34℃)/常压组、常温/低压组、低温/低压组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与常压复苏比较,低压复苏可显著减少限制性液体复苏阶段的液体输注量,轻度低温可进一步减少低压复苏所需液体量,降低出血量。两低压复苏组的出血量仅比休克末增加2%和13%,而两常压复苏组(80mmHg)的出血量分别为43%和59%。常压复苏组的红细胞比容在各个观察阶段显著减少,而低压复苏组减少不明显。与常温常压复苏组比较,低温联合低压复苏组能更好地增加动物的存活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包括小肠的屏障功能、肝肾功能、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功能。低温低压组的血浆D-乳酸水平、ALT、AST、T-bil、BUN和Scr的浓度显著低于常压常温组、常压低温组和低压常温组,几乎接近正常水平;肝、肾和肠的线粒体功能基本接近于正常水平。

    结果显示,出血控制前,在低压复苏期间,短时轻度低温有利于低压复苏,低温能帮助减少血液丢失,减少氧耗和肝、肾、肠损害,并保护线粒体功能和机体能量代谢功能,为及时有效控制出血和保护器官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论据。

    据悉,该研究团队率先系统地提出了战、创伤休克早期救治(战、创伤非控制性出血休克经彻底止血前和止血后)液体复苏的新观点,制定出战、创伤出血控制优先处理原则,提出了战、创伤休克器官功能保护的新措施。

    (邹争春)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