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人到老年
编号:12369126
老人活的就是心态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9日 生命时报 2013.04.19
     抛弃怕死、孤独、多疑等心态就会变快乐

    人到老年,越发感性,很容易把不良情绪郁积在心里。尤其抱有以下6种心态的老人,很容易变得不阳光快乐。本期,邀请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健文为老人舒心解闷

    1.怕死。每个人都希望长寿,可面对衰老又很难心静如水。有些老人畏惧死亡,不敢探视病人,甚至一个素不相识的邻居的死讯都会令他们心有余悸。

    “老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秦伯益曾说过,死亡既然是生命的必然,也就没必要过多害怕了。他曾参观过英国圣·克里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那里的老人大多在看书、玩牌、看电视。医生说,这里大多数人的生命都只剩1个月左右,但他们还在享受人生。马健文建议,老人一定要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起来,比如读老年大学,与有共同爱好的老伙伴们在一起。生活充实,才能忘忧。
, http://www.100md.com
    2.孤独。人老了很容易感觉孤独、空虚、被冷落、被遗弃。特别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打拼,导致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常会整日守着电话,或对着空屋子发呆;想让孩子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几个电话聊天,但又怕影响孩子的工作。

    马健文建议,老人要有爱好,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这样会大大降低孤独感。还可以参加社区的老年俱乐部,多跟朋友诉苦解愁、互相安慰劝解。

    3.暴躁。去年,广州地铁4号线一老人因抢座位与人发生打斗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生活中,不少老人由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自卑感增长,常因一些不顺心的事大动肝火。

    马健文告诫老年朋友,要保持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的心态。晚年要做到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不苛求,保持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
, http://www.100md.com
    4.抑郁。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收入相应减少,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常常会留恋过去,这会导致老年人抑郁心态的产生。他们会因衰老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认为自己是儿女或老伴的拖累,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甚至丧失生活的兴趣。

    其实,长寿的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生活自由自在。秦伯益也曾说过,“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老年人不妨每天读书看报,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凡事顺其自然,这样能很好缓解抑郁的心理。

    5.多疑。有的老人面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常会怀疑是不怀好意,有时一件小事都会琢磨、猜忌很久。马健文认为,老人多疑有生理和心理的多重原因。一方面,老人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记性也不好了,会对事物产生疑虑;另一方面,社交变少,心态调整得不好,也会导致老人多疑。当听到自认为不好的话时,老人切不要马上愤怒地责备别人,而是要对生活现状做个反思,看看是不是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出了问题。

    6.疑病。有些老人因身体不好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疑病的人对常人感觉不到的身体变化或疼痛也都会有所感觉,甚至对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等的变化也能感觉到。

    马健文建议,疑病症是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此时老人要切忌上网查询或者随便问身边一知半解的人,更不要听信利用这种心理行骗的人。而应该告诉子女,请他们带自己去医院检查。如果医生经体检确定身体没病,老人就要相信医生的判断,过好自己的生活。如果多次检查后还怀疑自己有病,每天都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唉声叹气的,子女要带老人去医院心理科看看,及时治疗。▲, http://www.100md.com(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