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7026
肥胖儿童易患成人病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29日 北京晚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我们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发愁时,喂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却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小胖墩”。 孩子适度肥胖叫可爱,但过于肥胖就要小心了,疾病可能会找上门。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生吴玉筠说,患II型糖尿病的孩子中,40%都是因肥胖导致。不止于此,因肥胖患上高血压、脂肪肝、关节痛、高尿酸血症的儿童在门诊中也屡见不鲜,这些从前只有成年人才会患上的疾病,现在却出现在肥胖儿童的病例本上。

    吃得多运动少是肥胖主因

    说起孩子的肥胖原因,吴玉筠告诉记者,一是与吃东西的数量有关,临床问诊时经常有孩子说每餐都能吃几大碗米饭,而且总是感觉吃不饱。二是与吃东西的性质有关,糖含量高和脂肪含量高的点心、奶制品、饮料、油炸食品等,都会让孩子胖起来“没商量”。如果吃得多运动量也大,摄入与消耗水平相当,肥胖的可能性就小。相反,吃得多运动量小,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造成肥胖。现在的孩子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明显“缩水”,摄入热量多,消耗少,肥胖自然找上门来。
, http://www.100md.com
    除此之外,老年人带大的孩子肥胖几率也偏高一些。吴玉筠介绍,年轻人带孩子时,敢于让孩子做一些跑、跳等运动量更大的运动,老年人则更多担心孩子因此发生危险。

    此外,小胖墩因胖多数不爱运动,越不爱动就会变得越胖,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儿童容易发胖的高峰时期,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并给予正确引导。

    最易发胖的三个年龄段

    0-18岁的孩子,有三个阶段容易肥胖。

    第一个阶段是0-1岁的婴儿,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神经中枢完全能够感受到“饥饱”,吃饱了会有拒吃的动作,如果家长忽视小宝宝的感受,怕孩子吃不饱,完全按自己的感受来喂孩子,就会把孩子喂成“大肚汉”。

    第二个阶段是3-5岁的幼儿。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三餐都在园内解决。现在的幼儿园的配餐,营养搭配基本上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但有些孩子回到家里后,仍要求加餐或家长主动给予,长此以往,也容易肥胖。
, 百拇医药
    第三个阶段就是12-14岁的青春期发育阶段。青春期阶段会出现身高的迅猛增长和体格的迅速发育,发育速度快的时候,孩子需要摄入与之相匹配的食物量。

    但当身高增长速度变慢时,摄入的食物量也要随之减少,如果摄入量仍旧保持不变,就会“不长身高,只长体重了。”

    个性化减肥更科学

    儿童的肥胖有整体原因,也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孩子由于饮食上的特殊偏好而肥胖,有的则由多坐少动引起。因此,要根据孩子不同肥胖原因来制定个性化减肥方案,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性。强度太大、减的速度过快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不科学的减肥目标,还会让孩子丧失信心且难以坚持。因此,减肥方案不易量化。

    “首先,家长和医生要为肥胖儿童制定一个“够得着”的目标,初期阶段只要体重不增加即可,坚持饮食均衡和合理运动。一般情况下,当饮食结构调整后,摄入的热量变少,减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http://www.100md.com
    特别肥胖的孩子,初期减肥运动量过大会加重其骨关节负担,导致骨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腿疼。吴玉筠建议,这种情况的孩子可以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性劳动,比如擦地、洗碗等,同样可以消耗掉一定的热量。等减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

    兴趣爱好也关系到孩子的肥胖指数。选择“琴棋书画”为业余爱好的孩子以“静”为主,以“体育项目”为兴趣取向的孩子以“动”为主,两相比较,活动量多的孩子胖的几率就小一些。

    充足睡眠能抑制儿童肥胖

    现在很多孩子的起居时间向爸爸妈妈“看齐”,经常熬夜、吃夜宵,入睡时间晚,“这样会影响胰岛素代谢和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吴玉筠说,从生理需求上看,儿童比成人需要更多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孩子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利于生长发育。同时,“长个”也能够抑制肥胖。建议学龄前儿童晚上八点半前入睡,上学后入睡时间最晚别超过九点。
, 百拇医药
    延伸阅读

    儿童因肥胖所致疾病减肥后多数可自愈

    如果因胖导致了上述提及的成人病,通过科学的减肥方法,把体重恢复到正常标准后,多数孩子的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状也会随之消失。但增肥容易减肥难,胖人本身的脂肪细胞比普通人多,因此,减到标准体重不容易,后续的坚持更关键。需要家长和孩子双方共同努力。

    吴玉筠强调,如果孩子因肥胖患上了成人疾病,为了缓解其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在实施减肥计划的同时也需要恰当的药物治疗。

    儿童肥胖诊断有标准

    随着儿童患成人病数量的增加,医务人员与时俱进地把以前单纯性的肥胖更名为“肥胖病”。“肥胖本身就是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等成人疾病的高危因素”,吴玉筠称,肥胖儿童即使儿童期不发病,成人期发生上述疾病的几率也比普通人高。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不可小觑的负担。因此,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控制和减少肥胖儿童的数量。

    相关研究机构每五年会做一个少年儿童的体质调查,得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如果前来就诊的儿童的体重超过正常平均值两个标准差,就可以归入“肥胖儿童”的行列。本报记者 田晶 供图/东方IC,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