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夏季 > 高温高湿
编号:12373884
浅谈“夏病”施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28期
     盛夏季节,烈日炎炎,门诊病人增多,辨其病因,多与夏季炎热有关,几乎大多数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肢软乏力、多汗、发热、口干,食欲不振,甚则大便溏泻,腹痛不适,这些症状的产生,与下列原因有关。

    一是暑热季节,气温高,超过人所耐受界限。二是夏季到来,农忙紧张,劳动强度增大。三是夜短昼长,睡眠时间少。四是身体虚弱,营血亏损,或有脾虚,炎热饮食不思,机体抵抗力弱。五是风雨寒暑失节,天热人多喜冷避热,嗜食冷饮,因热致寒,暑因寒发,反而为病。

    笔者以为,由于以上原因而发生的症状,辨证时症状虽多,但病因单纯,可统称之为“夏病”。

    治疗“夏病”,症在上焦,用辛凉清解法,常用竹叶、连翘、薄荷、栀子、沙参、荷叶、藿香、佩兰治之。病在中焦,以醒湿健脾为主,常用滑石、白豆蔻、陈皮、半夏、藿香、川厚朴、茯苓、神曲等品。病在下焦,可温行祛寒,药用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滑石、木通等品。

    笔者临床数十年,每对“夏病”施治,总结拟成一方,取名消暑饮,通泄三焦,清暑化浊。

    药物组成:藿香9克,荷叶9克,滑石粉12克,黄芩10克,太子参10克,菊花9克,佩兰9克,苍术6克,白豆蔻9克,茯苓12克,神曲10克,甘草5克。

    此方有清暑益阴,疏导三焦水道,健脾利湿,调和肠胃的作用。方以藿香、荷叶、佩兰,芳香化湿,去暑湿而疏腠理;滑石、茯苓味淡可渗湿利小便,使湿从小便而解;太子参益气扶正;黄芩苦寒以清热解毒;麦冬、甘草生津养阴;菊花平肝以清头目;苍术祛湿健脾;白豆蔻化中焦湿浊以醒脾;神曲消食健脾,以运中宫。热甚加金银花、连翘;呕吐加半夏;泻痢加黄连;腹胀加大腹皮、枳壳;咳嗽加杏仁、桔梗。

    总之,“消暑饮”专为“夏病”而设,临症之时,可辨证加减使用,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百拇医药(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