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编号:12378667
哈医大研究出评价冠脉搭桥术后心功能新法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2日 中国医药报 2013.07.02
     本报黑龙江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刘宏宇教授课题组开创性地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造影术评价心肌微循环损伤,预测冠脉搭桥患者的心肌活性和术后心功能恢复状况。这一新方法在诊断冠脉搭桥术(CABG)后(桥血管通畅)心肌存活性方面有很好的阳性预估值和准确性,因而有助于把握术前适应证、制定手术方案、预测术后生存质量,对患者远期随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项系列临床科研成果日前相继刊发于美国最新一期《临床超声杂志》和《美国医学科学》杂志上。

    再血管化后心肌功能的恢复被认为是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的重要指标。然而,诸多评价存活心肌的检测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兼顾敏感性、准确性、创伤微小、价格低廉、实际操作的便利性等现实问题。在此临床背景下,刘宏宇课题组将临床上看起来非常普通,床边即能应用的超生设备与心肌灌注造影结合起来,从形态学及功能学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用于评价心肌活性和再血管化治疗后心功能的恢复状况及临床疗效。

    其具体实验分两部分,一是将53名准备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心肌造影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B组患者做多层螺旋CT评价桥血管的通畅性,桥血管堵塞的病例被排除。结果发现,心肌造影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B组均高于A组。二是将46例准备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在术前行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造影,术后1年予以随访。结果证实,负荷后心肌血流量的变化指标,比室壁运动计分和静息心肌灌注计分能更加准确地预测冠脉搭桥术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专家评价指出,该课题首次前瞻性地观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和心肌声学造影,对判断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性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通过静脉注射微泡剂,定量分析声学密度曲线,可科学评价心肌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和心肌血流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和心肌声学造影的联合应用,将灌注和收缩储备信息整合,对再血管化治疗后功能可能改善的心肌有更准确的评估。截至目前,国内很少有试验利用负荷心肌造影来研究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的微循环血流量变化。而该课题正是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估测收缩功能障碍心肌负荷后心肌血流量的变化所提供的信息,进而预测左室局部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于左室功能受损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临床实践表明,这一创新技术的开展可对桥血管通畅性予以准确评估,改善对搭桥术预后的评价,并对冠心病的诊治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衣晓峰吴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