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逸趣
编号:12491365
一袭红裙百味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29日 《中国之韵》
    

    

    

    

    

    
, http://www.100md.com
    

    文/孙悦 图/孙悦 Fotoe 编辑/赵学美

    夏季,是裙子的季节。回溯裙装数千年的嬗变演化,它是皇权贵胄的等级象征,亦是小家碧玉的风姿绰约;它时而映衬着女子的红艳娇羞,时而展示着男子的从容潇洒……一抹裙裳,为我们演绎了不同时代的精致与风雅。

    不久前,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被大众问及一个严肃的命题——什么是文化?在回答这个命题时,龙应台讲了一则故事:在江南乡下,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坎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即使那客人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一袭裙裳,不仅是令女子百媚顿生的服饰,也是一种文明的符号,是中华女子身上自然显现的文化底蕴。
, 百拇医药
    榴花不似舞红裙

    如果说远古时代人们围在腰间的兽皮、树叶算是裙子雏形的话,那么,裙子或许是人类最早的穿着服饰了。考古资料显示,在商周之时,中国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裙装。

    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特征。这种“上衣下裳”的穿衣方式,作为中国传统服饰制度的基本形制,延续达数千年之久。

    裳,按照汉代《说文》中注解为“下帬(裙)也”。后来的《玉篇》也说:“裠,裳也,亦作裙。”两种解释,是将“裙”和“裳”作为互通的两个名词了。不过,若严格来论,裙和裳,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而言,裳是用七幅布帛,以前三后四的比例,分前后两片缝制的。着裳者的左右两侧,是贯通上下的裳际,这和后代开隙很大的长衫或现代女子的旗袍前后襟的腰下部分相似。而裙,正是将这种多幅的布帛联缀成筒状的衣物。总之,无论裙和裳,都是一种围于下体的服饰,而裙则是在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http://www.100md.com
    春秋时期,“裳”作为一种下体服饰,已经广为流行。当时的穿着方式,除了商周以来的“上衣下裳”制,还出现了衣裳连属制,称为“深衣”。深衣,类似现在的连衣裙,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对后世的服饰影响深远。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幅帛画中,共绘制了四女九男。这些男子和女子,一律穿着衣、裳相连的深衣。深衣的出现获得了巨大成功,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服和礼服,而且被用作祭服。至此形成了我国传统服饰的两种基本形制——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

    战国时期,中国服饰经历了一场著名的变革,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毅然发布了“着胡服,习骑射”的政令。赵国男子改穿紧袖短衣和长裳,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实际上,这种短衣窄袖的服饰,在中原地区称为“襦裙”,是先于游牧民族而出现的。《庄子·杂篇》中有“未解裙襦”一句,说的便是这类服饰。在赵武灵王的时代,儒家倡导恢复古礼,宽衣大袖成了贵族的主流甚至是标志性装束,上层社会逐渐和小袖短衣疏远隔离。
, 百拇医药
    “胡服骑射”带来的重大成果,就是促使裤装的发明。骑马的时候,为了保护男性的重要部位,在两腿之间加上一个裆,样式类似于日本相扑的装束。可能是有人觉得这样太麻烦了,于是给绔合裆,进而发展到裤。绔,就是开裆裤,裤,就是连裆裤。 后世称不学无术的富贵公子曰“纨绔子弟”,意思是“穿着丝制开裆裤的有钱人家的孩子”,语气满是嘲讽和揶揄,多少说明裤装在古时并非正经人家穿着的主流服饰。

    无论胡服还是襦裙,穿着对象主要都是男性。服饰发展之初,首先考虑的一定是穿着的舒适和方便,男女之别倒在其次了。

    留仙初试砑罗裙

    汉代开始,裙装逐渐流行开来,从大量汉代陶俑等实物遗存中,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裙装。总体看来,当时的裙装大都宽大且长,上衣甚短,类似今日朝鲜的裙装。裙子的装饰很少,几乎不用任何纹饰,也没有缘边,当时称“无缘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中“(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记录的就是这种古朴无华的裙式。此外,汉代还流行一种“褶裥裙”,亦称“留仙裙”。褶裥,顾名思义,是指裙间多有褶皱。相传,这种裙式与历史上的著名美女、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有关。
, 百拇医药
    据刘歆所著《西京杂记》和伶玄撰写的《飞燕外传》等文献记载:“(汉)成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令无方持后裙。风止裙为之绉。他日宫姝幸者,或襞裙为绉号‘留仙裙’。”

    可以想见,故事中的赵飞燕身穿云英紫裙,裙裾飘飘。一曲鼓乐声中,美人在太液池畔翩翩起舞,恰时大风突起,体态轻盈的赵飞燕被风吹起。成帝忙命侍从将她拉住。飞燕无恙,裙上却被弄出了不少褶皱。可是,起了皱的裙子却比先前更好看了。从此,宫女们竞相效仿,这便是“留仙裙”的来历。

    事实上,裙子施裥主要还是出于实用目的。在裙上折裥之后,裙幅便可增加,裙围也可增大,这样对穿着者的蹲坐、行走都比较有利。从大量资料来看,裙上施裥是东汉以后出现的风习。在此以前,尚不见折裥裙踪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无裥女裙,就是有力的佐证。
, http://www.100md.com
    看来,如同“掌中舞”一样,这则故事极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美丽传说。不过,将这种裙式的发明权给了赵飞燕,算是历史上第一次将裙装和美人联系起来,杜撰得合情合理、实至名归。后世歌咏留仙裙的诗句中几乎都提到了赵飞燕,充分说明了人们对这个典故的喜爱和认同。

    黛眉小妇砑裙长

    《宋书·羊欣传》中记载了一则书法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王献之趁羊欣睡觉之时,在羊欣所穿新白绢裙子上题书数幅而去。羊欣本善书,得此真迹,书法大有长进。羊欣是王献之的外甥,也属贵族之列。这说明六朝时期,裙子是当时富贵子弟的常见装束。《北史·邢峦传》所载:“萧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治政务。”其中“裙屐少年”是家喻户晓的成语,和“纨绔子弟”一样,都代表了一个时期富贵公子的穿衣打扮。

    六朝男子的主服,为袍、衫、襦裙、裤褶。此时的裤装已经发展成熟,裙更多是一种礼服装饰或身份象征了。江西南昌东吴高荣墓男性墓主棺内出土木方,上书随葬器物的名称,即“衣物疏”。其中提到的男性裙装有“故练复裙一枚”,可知孙吴时期的男子以裙装为常服。《隋书·礼仪制》记载:“案宋齐之间,天子宴私,着白高帽,士庶以乌,其制不定,……或有下裙,……今复制白纱高帽,其服,练裙襦,乌皮履”。到了南朝之时,男子仍饰裙装。
, http://www.100md.com
    男子以裙装标榜身份,女子则借裙襦展示魅力。六朝女子的裙装,式样不断增多,色彩愈加丰富,纹饰不胜繁缛。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妇女中还流行一种“间色裙”,以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而成,整条裙子在制作时被剖成数道,几色相间,交映成趣。较之汉代,此时的裙摆大开,显得清新飘逸,一改汉代“古拙”之风。

    慢束罗裙半露胸

    唐代,随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明交融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社会达到了前代无法企及的高峰。这一切,使得唐代服饰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首先是色彩的繁多。翻开《全唐诗》,描绘裙子的诗文不下200首,不仅数量众多,花色和样式更是层出不穷。白居易《卢侍御四妓乞诗》“眉黛夺得置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提到的是红裙;卢照邻《长安古意》里,“娟家日蓦紫罗裙”中提到的是紫裙;王涯《宫词三十首》里,“晓树宫娥著绛裙”中提到的是绛裙;和凝《何满子》里,“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提到的是蓝裙;戴叔伦《江干》里,“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提到的是绿裙;李商隐《牡丹》里,“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中提到的是黄裙……这些色调有的鲜艳热烈、大方端庄,有的富贵张扬、高雅飘逸,有的含蓄成稳、深沉朴实。这些形形种种、多姿多彩的色调共同建构了唐代裙装绮丽纷呈的风貌。
, http://www.100md.com
    唐代的裙装样式,仍然是襦裙为主。短襦长裙的装束,本来是适合瘦人的款式,而在盛唐以后,女性丰腴之美逐渐成了社会审美的主流,服饰渐趋宽大,衣袖之绰,有超过四尺者。此时的裙子宽度,一般以广博为尚,大多数妇女的裙子,都集六幅而成,因而有“六幅罗裙窣地”、“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形容。按《旧唐书》中所记载的布幅宽度推算,唐代的“六幅”,相当于今天3米以上,其裙子的宽度可想而知。除六幅外,更有甚者用七幅、八幅,曹唐《小游仙诗》即称:“书破明霞八幅裙。”如此一味宽大的裙式,不仅影响到穿着者的正常活动,也造成了用料上的极大浪费。为此,唐文宗专门下诏规定“衣袖一律不得过一尺三寸”,但“诏下,人多怨之”,收效甚微。看来,一个时代的服饰风尚,一代女性对美的狂热追求,不是一道政令就能轻易改变的。

    唐代裙装,还表现在它的开放性。“粉胸半遮疑晴雪”、“瑟瑟罗裙金缕腰”、 “细细轻裙全漏影”,这些诗句并非文人的臆想,而是对服饰的真实描述。可见,唐代的裙装是以露为美的。这种审美,体现的是社会的开放包容和人们对美的自信。
, http://www.100md.com
    随着程朱理学的大兴,宋代的裙装则以素雅为主,裙身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等多种形式。随着审美趣向的变化,宋代的裙装以追求清瘦为美。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中就有“罗裙宜细简”的说法。宋代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裙幅越多而折裥越细,因此有“百叠”、“千裙”的形容。宋人诗词中常有描述,如红衣宫女《裙带间六言诗》中有“百叠漪漪水皱,六铢縰(音同‘洗’,xǐ)縰云轻。”此时的襦裙,还常常在裙中飘带上挂一圆形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行动之时不会随风飘舞,从而保持了优雅庄重之仪。唐代追求的飘舞,到宋代已成了禁忌,时风的转换,在一抹襦裙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剩将儿女染红裙

    明太祖朱元璋的性格和他的治国理念,导致明朝在制度上更加专制,皇权极化的思想深入各个领域。他也深刻认识到服饰最能且最易体现“上下贵贱”,而达到“辨贵贱,明等威”的目的。因此,服饰作为日常生活重要的物质载体,理所当然地被用来帮助其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
, http://www.100md.com
    刚刚被取代的元朝服饰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衣服则为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这让明初统治者无法容忍。为此,明代尽废元朝的服制,同时又根据汉族的生活习俗,吸取周、汉、唐、宋服饰之长,将服饰制度作了大规模的调整。洪武元年二月,朱元璋下旨“悉命复衣冠如唐制”。

    曾经风靡于唐宋时代的种种裙装,明代再度流行。不同的是,明代对于服制的规定过分严苛,民间只能用紫色、桃红、绿色等浅淡颜色。既然色彩形制不能“僭越”,人们只得在规定之外的方面下功夫。这造就了明代裙装的花式繁多、品种各异。主要名目有:百褶裙、月华裙、白秋罗连裙、梭布衫裙、白软纱裙、白绣绩裙、月白罗裙、夏布蓝裙、白布裙、纱裙、白罗地洒线连裙等等,有的裙子和现代人的裙子已无多大区别。在世情小说《金瓶梅》里,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人物大都穿着裙装:武大郎之妻、家境贫寒的潘金莲穿着“毛青身布大袖衫儿,褶儿又短,衬湘裙碾绢绩纱”;李瓶儿嫁到西门家与吴月娘等见面时,穿着“翠蓝拖泥妆花罗裙”;西门庆“相看”孟玉楼时,玉楼穿着一条“大红妆花宽栏”。足见裙装在明代的流行。
, 百拇医药
    不独女子,男子在明代也可穿裙。《水浒传》中的洪教头“脱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可见到了明代,裙装仍然不是女性的专属。不仅贵族公子,连身材魁梧的英雄好汉,也会“扎起裙子”。

    清代入主中原,首先进行的是服饰和发式的变革,要求中原人士剃发易服,统统做满洲人打扮。这项政令,使清廷遭遇了远比攻城略地更为坚决和彻底的抵抗。为此,朝廷做出妥协,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其中第一条就言明“男从女不从”。自此,华夏男子人人剃发续辫,女子则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裙装才完全成了女性的专属,男子彻底脱离了汉族传统的“上衣下裳”的制度,裙子基本退出了男装领域。

    对于着裙,清代延续了明代的严格规定,并有过之无不及。宫廷之内,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及内外命妇,遇有朝贺、祭祀等重大礼节,都要穿着朝裙。朝裙通常穿在外褂之内。按照季节,朝裙被分为冬、夏两种形制,冬朝裙用料以缎为主,缘以兽皮;夏朝裙以纱为主,缘以织锦。制作是分为两截,上用红色或绿色,下用石青色,周身折有细裥。所用纹样有严格区别,嫔妃以上可用龙纹,以下则用蟒纹。

    即便是普通人家女子,不同人群对于着裙样式、颜色,也是畛域分明。一般来讲,妻子穿着红裙,妾室穿粉红,老妇人穿黄裙,丧偶的寡妇着黑裙。如此讲究的裙子颜色,确实在当时的大街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对服饰也进行了必要的变革。到了民国,裙子的式样已有明显改良。繁琐的百褶裙已很少有人穿着,人们将百褶变成大褶或无褶,继而将裙子改变成裙裤,最终改变成了裤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