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趣考
编号:12486829
狼吞虎咽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9日 北京晚报
     狼吞虎咽。初见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人自来吃酒……须臾之间,狼飧虎咽,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亦有:“走了这半日,肚中饥馁,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狼、虎属于食肉科,它们进食时主要不是靠牙齿咀嚼,而是撕裂吞咽。其实,狼嘴较尖,上下颌较窄,吃食较慢;而虎吃食较快,一口能吞食十来斤肉,食量之大,十分惊人。有的饿虎一顿能吃六十斤肉,饱餐一顿可以几天不吃东西。动物园娇生惯养的虎,每周要禁食一天,清洁肠胃,否则会消化不良。因此,人们常用“狼吞虎咽”这一成语来形容人吃东西时又猛又急的样子倒是很形象的。

    人非虎狼,但日常生活中,进食时狼吞虎咽者并非少数。调查发现,有些人早餐时间不到五分钟,有人晚餐吃得也很快。进餐太快有什么坏处呢?

    首先,容易损伤食道。人的食道是一个柔软的肌肉所构成的管腔。食物进入口腔后,必须充分咀嚼,在咀嚼过程中唾液待食物润湿成团块状,然后才能顺利通过食道进入胃里。可是有些人在饥饿时,因急于进食,便“狼吞虎咽”起来,使食物未经完全咀嚼就进入食道。如果是比较坚硬或粗糙的食物,就可能被噎在食道里。这会因压力增高而导致食道损伤或破裂,使人立即感到胸闷、气急、全身不适等。若不及时抢救还会有生命危险。
, http://www.100md.com
    其二,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吃到嘴里的食物,越是细嚼,食物被切割得越充分,就越能扩大食物和肠管的接触面积,就有利于消化液充分地发挥作用,有利于肠壁广泛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反,“狼吞虎咽”吃进去的食物,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被身体吸收,同时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有人做过试验:一个人吃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后,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为85%,脂肪为83%,纤维素为80%;如果“狼吞虎咽”,则蛋白质的吸收率为72%,脂肪为71%,纤维素为37%。由此可见,咀嚼的快与慢、粗与细,对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有明显差别的。人们细嚼慢咽还可以反射性引起胃液和其他消化腺(如唾液等)分泌的增多,为食物进入胃肠后进一步消化吸收做好准备,减轻胃的负担,胃的加工就越能细致,越有利于人体吸收。另外,细嚼的同时必须慢咽,慢咽的最大好处是使胃的容纳量逐渐增加,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它撑大了。这样胃部就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不致因为食物的剧烈冲击而受损害。而“狼吞虎咽”往往容易引起食道、胃肠损伤。

    再者,细嚼慢咽有利于防止各种疾病。精白细软的淀粉类主食,那么快速地吃完,血糖上升的速度可想而知,胰岛素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于预防糖尿病当然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精白淀粉食物加肉类的配合,让血脂的控制也会变得更难。如果运动不足,35岁之后会非常容易患上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食物在口腔的细嚼,唾液的充分搅拌能够灭杀不少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放弃了这一步,势必会增加致癌物质作用的危险。而且,精白细软的饮食本身,就不能供应促进致癌物排出的膳食纤维,也不能供应预防癌症所必需的抗氧化成分。长此以往,癌症风险当然会比其他人增大。食道癌发病的诱因之一,就是平时喜欢吃过热和粗糙食物而且吞咽过快。总之,我们在吃东西时,切勿“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 百拇医药(杜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