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4119
中美专家联手支招降“三高”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8日 生命时报
中美专家联手支招降“三高”(专家呼声)

     10月10日至13日,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长城会)在京召开。在这个覆盖亚太、面向世界的万人盛会上,如何遏制心血管疾病的持续上升态势,减轻这类疾病对全社会的负担,成为讨论焦点。在此,来自中美两国的心脏病权威专家进行了深度对话,为中国“三高”防治出谋划策。

    西德尼·史密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心脏病学教授,曾任美国心脏协会主席、世界心脏联盟主席

    西德尼·史密斯

    公众做好“三减少”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病已成为非传染性疾病的最大诱因。每3个因慢性病死亡的患者中,就有一个是心血管病患者。

    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常见,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脑卒中和心脏病是威胁生命的主要杀手。仅在中国,每年死于此类疾病的患者就超过了350万人。更加可怕的是,美国人群中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年龄多数在60岁以上,而在发展中国家,患病人群却日趋年轻化。
, 百拇医药
    心血管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发生,不论性别、年龄,任何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它的发病风险。在全球因冠心病和脑卒中造成的早亡病例中,有高达80%的人其实是可预防的。世界心脏联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起计划,到2025年将心血管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减少25%。中国,是首批加入该计划的亚洲国家之一。

    在中国要实现这个目标,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一方面要坚决戒烟,中国60%~70%的男性有吸烟史,这就要求建立更加严厉的控烟管理措施,让他们不再吸烟。另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三个减少”。第一,减少10%的酒精摄入。中国是饮酒大国,饮酒过量引起的相关疾病数量正在逐年走高。第二,减少10%的体育锻炼不足现象。因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人群,正迈入糖尿病的“后备军”,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第三,减少30%的盐过量摄取。因钠盐食用过多引起的高血压患者,仍在不断增长。

    对于已经患高血压的人来说,生活中一定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压,进一步降低血脂、学会平衡健康膳食等。一旦出现血压波动、胸痛、胸闷等紧急情况,要知道如何采取初步救治,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 百拇医药
    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世界心脏联盟理事长、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2013主席

    胡大一

    医生要开“五处方”

    中国的公众健康,必须从医生做起。医生首先要改变理念、行动,甚至医疗行为,做健康生活行为的模范,发挥示范效果。

    一个合格的心脏科医生,应当学会给患者开五个处方。第一是药物处方。这虽然是医生最擅长的,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完全开好,导致患者出院后停药率极高。因此,医生有义务让患者了解,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不要停药、不要随便减量等基础知识。

    第二是运动处方。医生要告诉不同的患者,根据心功能的差异,应该从事什么类型、什么数量的运动,并细化到运动频率、运动时间等,像个体化开药一样,有剂量处方。
, 百拇医药
    第三是营养处方。营养处方同样需要个性化。有的患者过瘦,有的过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医生必须因人而异,全面考虑上面的问题。

    第四是心理处方。不少专科医生没有接受心理方面的常识性培训,在治疗时也往往忽略了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状况。不妨关注以下三点: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已经不能用心血管的器质性病变来解释,患者出现明显的兴趣减退,睡眠问题。如果符合两条,就要高度怀疑有心理问题。

    第五是戒烟处方。1910年到1950年,美国人从每天吸10支烟减少到1支;而1950年到1990年,中国人却从每天吸1支烟增加到10支。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把预防做得更早一些。另外,中国一半的男医生吸烟,30%的心血管男医生吸烟。因此,要从医生抓起,医务人员先戒了烟,整个人群才有希望。▲, 百拇医药(尹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