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访谈
编号:12463880
不想看到放疗受歧视(独家专访)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25日 生命时报
不想看到放疗受歧视(独家专访)

     空军总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夏廷毅接受本报专访

    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颠覆常规的观点让他饱受争议,但他全然不在乎,说自己的责任就是要改变肿瘤的治疗观念

    在夏廷毅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很多军事武器模型,这与他从事的专业——放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喜欢用军事语言形容工作,喜欢用高科技的武器比喻现代放疗技术的精确性。作为我国放射治疗肿瘤领域的领军人物,夏廷毅常常为放疗学科受到不公正评价奔走疾呼,甚至在国内外发表颠覆性的观点。这让他身上围绕着很多光环,但也有些许争议。每当说起这些,他就会眉头紧锁,语速加快,思维逻辑却一如既往的缜密。9月29日上午,《生命时报》记者如约走进了空军总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夏廷毅的办公室。

    为了能出息,阴差阳错与放疗结缘

    50年代出生的人,身上都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这与他们的经历有关,有激情、有理想,对生活充满期待,这些特点在夏廷毅身上有鲜明的体现。
, http://www.100md.com
    夏廷毅童年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随父母来到贵州遵义农村支边,生活环境恶劣,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要承担大量农活,学习条件更无从谈起。“在那种饥寒交迫的生存条件下,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早独立,脱离贫困的环境,有的吃,有的穿。”夏廷毅回想说,当时求生的意志特别强烈。后来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曾把这段成长经历写成十几万字的小说,看哭了很多人。

    不过,也正是成长的坎坷经历,让夏廷毅收获了自立、抗争、奋发的意志。他认为现在当上医生,其实是命运使然。“要感谢家庭遗传的基因”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虽说我书读的不多,但一到关键考试,分数都不低。”当年恢复高考后,几乎零基础的他凭借聪明才学,成为当地仅有的几名大学生之一,前两个志愿都与医生挨不着边,第三志愿服从分配后,“命运”将他安排到了贵阳医学院,从此踏上了从医之路。

    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夏廷毅被分配到原籍的遵义县医院。可是,他不甘心。他认准要想改变人生,必须考研。他报考了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病理学,想解释肿瘤存在的秘密。但命运再次转弯,由于该专业名额已满,夏廷毅被调剂到放疗科。初听“放疗”二字,夏廷毅的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大学课程就没有放疗,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吗的!”困惑的同时,他甚至有了放弃学业的想法。最终,经过几次抉择后,夏廷毅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一是继续念下去,二是毕业不到教学单位,三是要去肿瘤医院。
, 百拇医药
    在夏廷毅的人生轨迹中,遇到过很多岔路,但他认为,最后选择的就是一定要坚持的。研究生毕业时,他拒绝了学校提供的优厚留校条件,在众多橄榄枝中选择了空军总医院放疗科。

    “我就是要把先进的放疗技术带回中国!”

    放疗与化疗、手术,并称癌症三大治疗手段。可在当年,放疗并没有这样的地位。读研第一年,所有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人名单按照学科排序,放疗专业永远排在最后,他的名字自然排在末尾。每一次老师点名点到夏廷毅时,就会下意识地合上点名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这一声声脆响,让敏感的夏廷毅永远难以忘记,他不甘心干一辈子都是倒数第一的行当。

    1991年,夏廷毅应邀到日本京都大学进修。他的导师非常有名气,但招收的学生很少,他几次申请读博都被拒绝了。为了能实现理想,夏廷毅私下联系了另一所大学的教授。可这违背了日本的学术规矩,影响了导师的尊严,导师气愤地告诉他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立即离开,在日本肯定不会再有学校接收他;二就是换专业。深感委屈的夏廷毅毅然决然找到导师,讲明了意图:“您培养了很多中国留学生,但他们大都去了欧美定居,这是您的本意吗?我只是想学点东西,回去能让中国的放疗水平跟日本一样!”如今回想起这些话,夏廷毅依然感慨万分。一腔赤诚之心感动了导师,导师不但没有把夏廷毅扫地出门,反而为他写了转读博士介绍信。戏剧般的结果让很多人刮目相看,这也成为了留学生中的一段佳话。
, 百拇医药
    1999年,我国自主研制出可用于全身肿瘤治疗的全身伽玛刀设备,夏廷毅希望带着从日本学来的放疗技术,把这项技术推广。可当时整个社会,包括很多同行,都对这一新生事物充满怀疑,伽玛刀的实际应用也一片混乱。2002年,在一场决定中国伽玛刀生死存亡的专家论证会上,夏廷毅最后一个发言。他用自己两年多的临床经验反复论证,用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例验证疗效,力挽狂澜,终于阻止了准备取缔中国伽玛刀的规定。2011年,夏廷毅率先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放疗技术TOMO(螺旋断层放疗技术),成为现代放疗的里程碑。

    “可以说,常规放疗成为历史,现代放疗带来光明。”夏廷毅骄傲地对记者说,“用军事语言来举例,放疗可以称作一场摧毁敌人的战役。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放疗技术有了‘导弹部队’的功能,可以精确定点打击目标,让癌细胞无路可逃。如今,肿瘤已不是能否治好的问题,而是方法选得对不对的问题。只要选对正确方法,早期干预,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

    “从逃兵变战士,我要给受歧视的放疗正名”
, 百拇医药
    放疗发展了近100年,但依然没能被公众广泛认知,医学界的认知甚至也还不到位。夏廷毅说,这时就需要有人跳出来发出声音。“别人没有我的经历,没有我从不想学放疗变成不得以为之,到后来认真做下去。我从‘逃兵’变成了‘战士’,我就要让这个受‘歧视’的学科发扬光大。”他经常自嘲称,“一有会诊、学术讨论的机会,我就拎着口袋跑得比谁都快”,就是“要为放疗学科争取参与权、话语权。”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颠覆常规的观点让他饱受争议,但他全然不在乎,他说自己的责任就是要改变肿瘤的治疗观念。“高科技能让今后更多的癌症治疗简单、风险小,好比已经有了导弹,你打仗还用大刀。”

    夏廷毅现在最怕看到的,是很多癌症病人复发好几次,或者做不了手术、实在没法子了,才会找放疗“求救”,往往为时已晚。“在多数人眼里,手术才是治疗癌症的首选,放疗、化疗只是辅助手段。在医院,则是谁先遇到病人谁先治,常常最初的治疗手段也许并不是最合适的。”

    虽然一直在给放疗学科争地位,但夏廷毅不是盲目“逞能”,更不会无论什么情况都建议病人放疗。夏廷毅的治疗原则很简单,“就是给患者当军师。不是说找我就一定能治,能治的我尽全力治,不能治的我不治,不适合我治的会推荐最适合的方法。”

    坚持走在为放疗学科大声疾呼的这条路上,其实并不容易。但夏廷毅想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他希望在临床肿瘤诊治的第一线上,会有更多的放疗医生站出来,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放疗医生和外科、化疗医生精诚合作,为每一个患者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这是夏廷毅心中最美的蓝图。他坚信,这一天不会再等待太久。▲, 百拇医药(尹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