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观察评论
编号:12382619
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须形成合力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00期
道地药材何处寻,中药有病谁来治,中药材质优价低,流通环节掺杂掺假,种植环节农药残留,炮制环节人才匮乏
     近日,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了关于中药材质量问题的两篇文章——《道地药材何处寻》、《中药有病谁来治》,对目前中药材质优价低、流通环节掺杂掺假、种植环节农药残留、炮制环节人才匮乏等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剖析。今将两篇文章刊载于此,以提醒我们,中药材质量问题涉及方方面面,须从管理、流通、炮制等多方下手,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上篇:道地药材何处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中药材

    种植中药材讲究道地性,中药材不能离开它生长的地理环境。不法商人常用一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道地药材的声誉和价值

    10月,长白山满眼红叶,秋色正浓,笔者跟随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长白山管委会进山普查中药。

    长白山区是我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拥有极其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也是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带领笔者进山的是白山管委会队队长郑春哲。

    长白山共有2700多种植物,郑春哲熟悉2300多种植物。不要说是完整的植物标本,即便是变形了的植物种子、根皮,他也能准确无误地辨认。23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山脉和高原,拍摄了几万张各类植物的照片。

    郑春哲是个中药通。他说,近年来,野生中药资源越来越少,亟须大力保护并予以栽培繁殖。种植中药讲究道地性,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中药不能离开它生长的地理环境。人参被称为“东北三宝”,但种到海南,就长得像萝卜一样粗,已经没有药用价值了。

    中药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由于各地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不同,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产于浙江的贝母叫浙贝母,长于清肺祛痰,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嗽,而产于四川的川贝母,长于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虚劳咳嗽。同是黄连,四川产的所含有效物质比湖北产的高2.7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副所长边宝林说,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应符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不同的药材品种,对气候、土壤有着不同的要求。地理、生态的许多因素,如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和地貌,都影响到光照、气温、土壤和降水,对中药材的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道地药材”是指实践证明质量优、疗效高、地域性强的中药材。

    在中医处方笺上,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这些原产地药物就是所谓的道地药材。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药物已经能够人工栽培。但是,变换了产地、环境之后,药材疗效是否也会发生改变?

    甘草、麻黄适宜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钙质土上生长;栀子偏好南方酸性土壤;雪莲花、蒲公英、肉苁蓉、锁阳能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9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