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逸趣
编号:12483075
旅游 永不重现的相遇 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1日 老年日报
     旅游 永不重现的相遇

    旅游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像日本茶道里说的“一生一会”的镜头,让人唏嘘、感慨、喟叹。

    人对常见的事物,产生怠倦和麻木。所以才有那故事:一个有权有地位的重要人物的佣人不明白地问,你们为什么怕他敬他?他每天吃饭喝茶睡觉,就像我们一样呀!

    是的,他也只是一个人罢了!但佣人看见日常生活中的他,我们看见的是台上或者电视上或者报章上的形象,不是真实的那个人。

    旅游遇到的,未知,陌生,不熟稔的人与事,充满诱惑,再加上旅途中无所事事的自己肆无忌惮的联想和曼妙的幻想,更加深了浪漫的情调和美感。

    旅途中的相遇,永远连着分手,这是一份惆怅,更为惆怅的一点,是旅游时间遇到的人,看到的事,见到的物,永远不会再现。
, 百拇医药
    只有成为生命中的一个段落。不知是因稍纵即逝而美好,或因美好而感觉老是稍纵即逝?

    再去同一个地方旅行也好,当时的人物不重来,当年的故事也不可能重现。

    花谢花还会开,再开的花,却不会是原来的那一朵。

    

    独处时分

    多一事增一事的累,识一人费一人的心,只有独处才可以省事,省事就可以心清,心清才可以神旺,所以独处可以收摄精神,凝聚生命的全力。

    独处静坐之中,有一股清明之气,从孤独处生出来,心光一片,照见了自己,也照见了万物,照彻了事物的所以然,于是有“静一分,慧一分”的效果。独处就是在求这一分清明,所谓“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有这分清明,求道则易悟,为事则易成,从事艺文创作则神思奇逸,所以独处可以养精、养气、养神、养德,对德业与艺术生活都是有益的。
, http://www.100md.com
    利用机会独处的人,通常都有深度。

    小人则最害怕独处,因为无事孤独时感到一切落空,宁可时刻都有事,心需要不歇地“逐物”,逐物才觉得身心落实,连酒色财气、交际应酬也觉得是生活地位的凭借,不虚此生。所以清代的汤斌要说“小人只是不认得独字”。

    ■黄永武

    

    教养的味儿 ■贾全儿

    那个人把拖鞋整齐地摆在鞋架最底层,然后用钥匙悄悄把门带上。邻居曾以为他一直待在家里。

    那个人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外,静静排队候车,虽然车站里只有他一个人。那个人在车上站了足足一个小时,尽管“老弱病残孕专座”就在他旁边空着。
, http://www.100md.com
    那个人下车后轻咳了几声,走了2分钟,终于找到了垃圾箱。他把咳出来的东西吐到手帕纸上,严严实实包好,稳稳当当地放进垃圾箱内。

    那个人出了阅览室。他把报纸按页码排好,走到门口,将报纸端端正正放到了3号报格上。

    那个人去了书店,把一本厚厚的小说从书架上拿下来,躲到一个很少有人抵达的角落,默读着。

    这本小说的第三自然段中这样写道:“那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宛如一阵轻柔的风。风过后,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串气味,香香的气味。你可知道,这气味是他们身上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的名字叫作教养。”

    
, 百拇医药
    脸上还有多少红晕

    什么是脸上的红晕?就是人的脸由于血液充足、流畅而泛起的红色。人的脸上为什么会泛起红晕?道理有二:一,身体因素,由于身体健康;二,心理因素,由于具有羞耻感(学名叫做“耻感意识”)。

    当前我们的脸上还有多少这样的红晕?必须承认:不多了,而且越来越少了。我不想过多地去说身体方面的因素,而要侧重去说心理因素。

    脸上真正的红晕,是不分地位、职业、性别的,甚而不分年龄。

    老年人回忆一生的往事时,包括对一连串壮举的回忆,只要是正义的老年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愧意。为什么?只因为他是正义之人。反倒是活到将死之际始终没有一丝愧意的人,只能说明他一生干的正义之事不多。

    脸上的红晕是无比宝贵的,因为这是人类由蒙昧人进化为文明人的第一标志,也是今天的人成为可爱之人的必备起步,即羞耻感的强化。无论是食耻感、性耻感、利耻感,还是权耻感、名耻感、文耻感,都首先表现在对不正当的食、性、利、权、名、文而脸红,这是真正文明的第一要义!
, http://www.100md.com
    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脸上的红晕还有多少?如果越来越少了,怎么办?我看至少要从三点上去改善:一,强化识耻意识,认识到凡是不识耻、不知耻的心思和行为都是丑陋的;二,端正已经失偏的个人荣辱观,对任何的无德之智(包括大智)都予以鄙弃或远离;三,将主要的或首要的赞美对象、保护对象、美化对象移植到有君子属性之人的身上,切勿无限地放大对无耻者之流的宽容度和欣赏度。

    ■毛志成

    

    磊落

    《水浒传》有它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看你是不是真的,是不是一个好汉。不管你是不是书法家,是不是钦差,是不是读书人。这都不管,它就是看你是不是磊落。你看梁山泊的人,干什么的都有,从小偷到皇亲国戚,到柴大官人,都有,但是他们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
, 百拇医药
    这点是哪点?就是看你是不是一个说真话的人,不畏生死的人,敢做敢当的人!

    ■顾城

    

    等一等 ■ 魏悌香

    有一个人回忆,他父亲在过世前,告诉他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哲理:“如果你想生气,不要立刻表现出来,要等24小时。24小时过了之后,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即使想去揍人也可以,但一定要等足24小时才能行动。”

    这人说道:“这句话令我十分受用,从此以后,愤怒没有再对我造成任何困扰,因为我必须等待24小时才能回应,而24小时之后,整件事情就会变得愚不可及,甚至幼稚可笑。有时候我还觉得对方的立场是对的,反而跑去谢谢他。”
, http://www.100md.com
    “等一等”往往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缓冲,有时候太快反应,太快出手,太快回嘴,结果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让人懊悔不已。

    等一等,怒气会消退;

    等一等,情绪会平复;

    等一等,头脑会清楚;

    等一等,答案呼之欲出。

    

    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比如芭蕾舞、交响乐,都可以作如是观。这是洋的。再看中的。以文学为例,先不说《诗经》、楚辞,就说唐宋八大家的美文,不通古文,断不了句子,就够你懂的。既不懂复不通,欣赏就谈不上。
, 百拇医药
    不过不要紧,只要你学,肯下功夫,慢慢就懂了。譬如看昆曲、听京剧,开始接触时感觉云里雾里,别人叫好,自己茫然,好像眼睛与耳朵都有问题,经年累月之后,终于玩味出唱腔身段与笙箫管弦的妙处,于是你被熏陶成戏迷,每每跟着板眼摇头晃脑起来。后来,瘾头上来了,不看不行,不听不行了,有的甚至饿着肚子,也不愿意亏了耳朵。

    从不懂到懂,从不会欣赏到学会欣赏,从无意识地懂得知识与道理,到有意识地进学堂接受传道授业,正是文明的台阶。审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审美标准降低到令人寒碜的程度:以电视春晚为例,作品必须人人一看就懂,人人一看就笑才能挑大梁。否则,就不能成为春晚的压轴节目。这其中固然有电视春晚“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因素,也有春晚需要营造节日气氛的因素,但是这些绝不能成为这类表演大行其道的理由。试想,大年夜里,春晚靠小品撑场子,演员或模仿口吃的农民,或模仿脑病患者,用冒傻气以博观众一笑。有的甚至丑态百出,举着砖头当道具上台“打天下”。假如十几亿电视观众笑倒在赵本山的小品里,乐翻在含有歧视残疾人内容的段子里,这样的标准,如此的审美,我们好意思自称这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创作出楚辞汉赋,吟哦出唐诗宋词的文明古国吗?
, 百拇医药
    雅俗共赏的作品当然好,曲高和寡的作品你也不能说不好。也许正因为有曲高和寡的东西在前面引路,雅俗共赏的作品才能雅得上去。当年在边区根据地,演员们在黄土高坡上跳一段兄妹开荒大秧歌,唱一口夫妻识字,农民看得懂,百姓听着乐,但并不妨碍大家将至今还是经典的《黄河大合唱》唱得热血沸腾。一身粗布军装,肚子里装的是红米饭南瓜汤,也不妨碍在延河畔拉一曲小提琴。对了,《延安颂》歌曲里还有一句无论当时看还是现在看都很前卫的歌词:“自由女神在放声歌唱”。什么是“自由女神”?“女神”怎么会“放声歌唱”?这样的歌词放在现在,恐怕也不会人人懂得的。但是,人们学习知识,懂得欣赏,不正是从学习不会的东西学起,从看不懂的东西学会看懂的吗?小孩出生后天生的技能一个是喝奶一个是躺着,如果不教他学走路,他永远只会躺着。一个只会躺着喝奶的人,还有多大出息呢?

    
, 百拇医药
    拔树的办法

    袁世凯曾给幕僚们讲过一个故事:他说:“各位,你们知道拔树的办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连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干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是棵大树,还是200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闹革命的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今天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已经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拔出来的。”

    ■刘大雍

    

    蜜蜂应该偷懒
, http://www.100md.com
    看到一个研究报告,不禁失笑。德国科学家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蜜蜂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勤劳。”

    什么?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已根深蒂固地认定:蜜蜂勤劳采蜜,所以冬天得到温饱,蝴蝶逍遥享乐爱招摇,终于在凛冽的北风中冻僵了。

    蜜蜂的形象是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而且以群体为主,没有“个人”。原来:“蜜蜂非但不算勤劳,甚至有些懒惰,但记忆力好,可以从容地区分许多颜色、图案和香味。尝过甜头,一辈子也忘不了。它们晚上花了八成时间睡觉,白天也常飞回蜂巢垂翅休息。”

    大家是否从中悟得:

    一、一个聪明的人通常是懒惰的,他懂得用快捷、高效的方法把活儿干完,不浪费精神力气,所以剩下不少时间去睡觉。别以为老加班的人才卖力。

    二、早已看透世情:“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还不是老死?成果都让“无耻”的人类占据了,何必那么勤奋。

    三、真正甜蜜的回忆,足以营养一生。

    ■李碧华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