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2387800
冷空气过境 提防心肌梗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19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致死致残率极高的冠心病类型,主要发病过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并阻塞血管管腔,最终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性死亡。我国近年心肌梗死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并且呈现出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趋势,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黑龙江省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负责人、哈医大一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提醒,在冷暖交替的时节里,人们务必要学会趋利避害,避免寒流对心脏的“偷袭”。

    田野介绍,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点为冬寒夏热,气温年、日温差变化大,降水量少,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因其特殊的寒地气候,加之百姓高盐、高脂饮食、冬季取暖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以及空气污染等多种因素,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区,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受低温寒冷的冲击最大。

    田野说,北方地区隆冬和初春气温普遍偏低,昼夜温差大,风速、湿度、温差、大气压等都处于极不平衡状态,在外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尤其在寒冷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时,寒冷也极易使心脏血管发生痉挛,挤压斑块,造成内膜损伤,血小板黏聚性增强,纤维蛋白原升高,凝血时间缩短,易使血栓形成,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这些不良因素“联手”出击的结果,均可能使冠心病患者稳定的病情开始“摇摆不定”,易在寒冷的刺激下出现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和急性血栓形成而致心肌梗死。

    从临床科研的角度,田野解释,寒冷应激可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状态及发病机制产生影响。概括起来说,寒冷应激可通过诱导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致使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适应性产热增加使ATP生成不足等相关机制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由此成为急性心梗幕后的四大重要“推手”。动物实验显示,寒冷暴露的大鼠会激活机体的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使其循环、泌尿系统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增加,继而导致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增高;冠状动脉强烈而持续痉挛或冠状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出血与急性血栓形成,会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田野表示,当机体面对寒冷刺激时,会自发产生一系列反应以适应新的环境并保护自身。但当寒冷刺激过强或持续存在时,应激状态反过来又会损伤机体,促成急性心梗发作便是其恶果之一。在此,田野告诫,在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人们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以防不测事件的发生。而从医生方面,在严冬气候到来之前,对高危人群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或许可帮助他们安然过冬。, http://www.100md.com(衣晓峰 通讯员 生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