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总论
编号:12532107
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2日 国医在线
     每一首方剂的组成,固然必须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而成。但在组织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药物时,还应符合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即“君、臣、佐、使”的组方形式。这样才能达到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的目的。

    关于“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结构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其后,金人张元素有“力大者为君”之说。李东垣说:“主病之为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又说:“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治病也”。明代何伯斋更进一步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综上所述,无论是《内经》,还是张元素、李东垣、何伯斋,虽对君、臣、佐、使的涵义作了一定的阐发,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今据各家论述及历代名方组成规律,进一步分析归纳如下:
, http://www.100md.com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列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综上所述,说明一个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主要是以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和地位为依据。除君药外,臣、佐、使药都各具两种以上的意义。在遣药组方时并没有固定的程式,既不是每一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必须具备,也不是每味药只任一职。每一方剂的具体药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齐备,全视具体病情及治疗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选药物的功能来决定。但是,任何方剂组成中,君药不可缺,一般来说,君药的药味较少,而且不论何药在作为君药时其用量比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要大。这是一般情况下对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至于有些药味繁多的大方,或多个基础方剂组合而成的“复方”,分析时只需按其组成方药的功用归类,分清主次即可。为进一步说明君、臣、佐、使理论的具体运用,以麻黄汤为例分析如下:
, 百拇医药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症状,其病机为外感风寒,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宣。治法当以辛温发汗,宣肺平喘。其组成分析如下:

    麻黄汤

    君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臣药——桂枝:辛甘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

    佐药——杏仁:苦平,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佐助药)。

    使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通过对麻黄汤的分析,可知遣药组方时既要考虑配伍用药的合理以针对病机需要,又要考虑按照组成的基本结构要求将方药组合成为一个主次分明,全面兼顾的有机整体,使之更好地发挥整体效果,这是需要充分运用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周密设计的。

    至于以法统方和君臣佐使理论的关系,前者是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保证方剂针对病机,切合病情需要的基本前提。后者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和形式,是完成治法保障疗效的手段。只有正确把握上述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加之熟练的用药配伍技巧,才能组织好理想的有效方剂。,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