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6601
七情致病亦治病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0日 北京晚报
     黄慧芹

    中医学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的七种情志活动。七情是人们对于外在各种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心理状态。外界不同的刺激因素可引起相应的情志活动。一般而言,七情是人体对外界的正常反应,不会令人致病。但如果外来的精神刺激突然而持久,使情志太过,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过度的七情,是内伤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关系密切。人体因外界环境而引起的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的生理活动所产生,所以将七情称做五志,分属于五脏。过度的七情,作为精神致病因素,能直接损伤相应的五脏。一般认为,喜、惊伤心:喜乐或惊吓过度,可出现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甚至躁狂谵语;怒伤肝:大怒时气血上升,肝火亢盛,表现为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思伤脾:思虑过度可导致气机郁结,脾失健运,食少便溏,消瘦乏力;悲、忧伤肺:悲哀和忧伤可使肺气耗损,出现声低息微,声音嘶哑;恐伤肾:恐惧之时,气血趋于下,出现面色苍白,头昏欲倒,甚至二便失禁。七情损伤五脏而致病,是由于气机逆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那么,有人会说,能不能借助七情之力,治疗情志所伤的病患呢?可以。这样的例子还不少。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实践中,创造了情志疗法,留下了许多以情治情的精彩故事。
, http://www.100md.com
    以怒解忧

    传说战国时期的齐闵王得了忧郁症,请了几位医生都没有治好。后请来宋国名医文挚为其诊治。文挚了解病情后告诉太子:“大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才能治好。可我要是把他激怒,他会杀了我的。”太子安慰他说:“只要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能保证您的安全。”于是文挚和齐王约好了看病的时间,到时候却没来。第二次、第三次仍然失约。齐王非常气愤,痛骂文挚言而无信,发誓再不请他看病。谁知过了几天文挚突然不请自到,来了既不施礼也不问安,穿着鞋就上了齐王的床铺,看病时言语粗鲁态度蛮横。齐王气得翻身坐起,大骂文挚。结果这一怒一骂,忧郁症不药而愈。

    长期的忧愁,可导致肺气郁滞不舒,气机闭塞,精神不振。而突然的愤怒可使情绪激动,气血上行,气机通畅。虽然太子和王后没有保住文挚的性命,文挚最终还是被齐闵王杀死。但是文挚治愈齐闵王的案例,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就已经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

    以悲胜喜
, http://www.100md.com
    明代有个名叫李大谏的人。家里虽世代务农,但他凭借着勤奋好学,考取了举人,他父亲高兴得逢人便夸他儿子有出息。后来李又考取了进士,做了大官。他父亲更是笑得合不上嘴,连夜里都时不时大笑不止。过了10年仍是笑个不停。李大谏请太医为父亲诊治。太医于是派人到李的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儿子因患重病不幸去世。”其父闻听噩耗悲痛欲绝,一连哭了十几天,大笑自然停止。这时,太医又派人告诉其父:“你儿子没死,幸亏太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李的父亲听后止住了悲痛,狂笑病也没再犯。

    喜悦适度可使人心情愉快,气血和调,因而有益于健康。但突然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喜出望外,可能导致心神惮散而不藏。太医用“悲”抑制李父过度的“喜”,使喜而不过,悲而有时,令人不免叹服其巧妙之处。

    以喜疗悲

    元朝有位秀才,新婚不久妻子病逝。因多日悲伤哭泣,终致卧床不起。其父带他四处求医,均无起色。有一天遇到朱丹溪,便求朱救救他儿子。朱丹溪询问病人有什么不舒服,然后仔细为他切脉,而后自言自语说:“怕是有喜了吧。你看,整日茶饭不思,浑身无力,对吧,就是有喜了,我给开个保胎方。”然后煞有介事地拿起纸笔开起保胎方。秀才不禁捧腹大笑:“什么名医,连男女都不分。”以后,每当想起此事,秀才都要笑上一番。过了半个月,他的身体不知不觉好起来。这时,有人告诉他,是朱丹溪用笑治好了他的病,秀才恍然大悟:朱丹溪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
, http://www.100md.com
    秀才之病源于妻子早亡的悲伤。过度而持久的悲伤,使他心情沉重,闷闷不乐。朱丹溪为了治他的病,不惜放下医生的矜持和严肃,以逗乐的方法让病人不由自主地发笑,终致情志和调,疾病自去。

    以惊恐克喜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记述了范进中举的故事。清朝的范进连年参加科举考试,到年迈终于得中举人。因大喜过望而发癫狂,整天狂笑不止:“噫!中了!我中了!”有人说这种病吓一吓才能好。让谁吓他呢?他平时惧怕他岳父胡屠户,就让他岳父吓他吧。胡屠户狠狠打他耳光,并骂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那报录人的话是骗你的。”范进听后昏倒在地,醒后癫疯消失。

    考取功名,摆脱大半生的贫困和屈辱,是范进朝思暮想的目标。而今一旦梦想实现,过度的喜,却让他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胡屠户的耳光,用“惊”、“恐”消除了极度的“喜”,癫狂即止。

    以怒喜治思
, http://www.100md.com
    有位商人外出经商多年不归,他妻子因思念丈夫,致不思饮食,日渐消瘦。朱丹溪诊治后告诉她父亲,这种病需用情志疗法才能奏效。于是嘱咐她父亲打女儿几个耳光,并高声责骂她。女子本是富家千金小姐,如今无故被打,既气又怒,忍不住放声大哭。谁知这一哭,到晚上忽然想吃点东西了。朱丹溪给她开了些药,又嘱咐其父告诉她丈夫不久就要回家。女子听说后惊喜不已,病情很快就好转了。

    长期思虑太过,导致气机郁滞,脾胃失健,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肌肉消瘦。朱丹溪先是用“怒”稍稍缓解了“思”的郁结,而后又用“喜”打开她的心结,使心病彻底治愈。

    以惊止惊

    宋元年间,一官宦人家的妇人患“惊恐症”。她胆子特别小,每听到一点声音就会惊慌失措。家里请了当地不少医家,服过多种名贵药物,不但没有好转还日趋严重。家里人只得屏声息声,蹑手蹑脚,不敢发出一点动静。后来名医张子和路过此地。家人即请来为妇人诊治。张子和了解到她的发病原因。原来,不久前的一天夜晚,一伙强盗来此地抢劫,临走还放火杀人。当时妇人吓得躲在屋里浑身发抖,从此便落下了病根。张子和沉思片刻后说,这病有办法治。他让丫鬟扶病人站在高凳上,前面放一木案,然后用醒目敲击木案。病人听到“啪”的一声,吓得差点跌下来。张子和说:“这不过是敲块木头,不用害怕。”接着又连续敲击木案,声音逐渐加大。病人却慢慢地不像先前那么害怕了。张子和又让人在夜里敲击门窗,甚至敲锣打鼓。病人起初害怕,不久便神色平静。连续数日,妇人对外面的响声已无惊恐之状。

    妇人的病由“惊”而起。家人担心她害怕,不敢出声惊动她,她的病情却逐渐加重。张子和反其道而行之,先用小的声音让她能够接受,而后加大声音,逐渐提高她对声音的适应能力,最终恢复如常人。

    插图 冯晨清 H1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