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7677
什么是经络(未完成书稿)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6日 东源文际医疗
     @胥荣东主任医师 新书初稿原文地址:什么是经络(未完成书稿)作者:胥荣东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等人访华,参观了开胸手术,用的是针刺麻醉。我请教辛育龄教授之后得知针刺是由傅忠立先生完成的,傅先生是我的针灸启蒙老师。因为患者是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开胸手术,参观者可与其谈话交流,这使尼克松等参观者大为震惊。

    据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会长李永明先生调查,事实上针灸热发生在1971年尼克松访华以前,60多岁的《纽约时报》驻华盛顿记者站主任詹姆斯·雷斯顿来华采访,访问中不幸患上阑尾炎,在中国医院进行手术,术中没用针麻,而是常规的药物麻醉。术后出现了腹胀腹痛,征得本人同意后,中国针灸师在他的膝、肘关节附近扎了四针,并且用一种“燃烧着的像雪茄烟似的艾卷”熏烤,分解疼痛直至消失。后来这位资深记者写下的题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长篇报道如实地记录了事情经过。由于《纽约时报》在新闻界的地位,而且当时刚刚宣布尼克松总统即将访华,美国公众对“关闭”多年的东方大国十分好奇,引起了美国针灸热。据经历了当时针灸热的人回忆,每天华盛顿都有大巴士拉着患者到纽约中国城找针灸师看病。由于求医者太多,很多针灸师只好租用旅馆接待病人;医生忙得给病人取针的时间都没有,就另雇助手跟在后面拔针,针灸师当时的生意之好据说一周的收入就可买一栋房子。从此掀起了全球性的针灸热,一直延续至今。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经络研究的高潮,各类专业人才,只要掌握电、声、光、热、磁、核等技术手段均进入经络研究领域,依十四经穴位挂图为标准,认为经穴联线就是经络,研究和检测穴位就是经络研究。后来出现了各种经络假说,比如以经穴与旁开非穴联线之间具有差异就提出“低阻经络假说”、“经络电子激发转移体系系统假说”、“经络是某些类传导系统假说”、“外周特殊结构波导系统假说”、“古老应激系统假说”、“特殊的胚胎表皮量子体系系统假说”、“经络是人体信息与磁能量代谢的通路,也是人体磁控系统假说”。我所熟识的祝总骧先生,早在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工作时,见到针灸大家郑毓琳诊治病人针刺得气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按之在前,使气在后”,如至关节气不过者,施左手叩击,使气至病所。由此他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6年他受此启发发现隐性循经感传的物质基础。祝老因为专心搞经络研究而丢掉了自己原来工作单位的实验室,我认识的一位学者称当年就曾奉领导之命去祝老的实验室去抢实验设备。多年来祝老一直在北池子附近的一个简陋房间里自筹资金进行研究,其勇于探索的精神,令人感到由衷的钦佩。他对自己十几年来的研究进行整理后,撰写了《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一书,书中提出经络是多层次、多形态、多功能的立体结构假说。季钟朴先生则提出“经络是躯体、内脏植物性神经联系系统假说”,他进一步阐述说明古代所见的是血管、神经(血脉经脉),今人所见的也是神经、血管,没有见到别的特殊经络形态结构。

    迄今为止,对于经络是什么已经提出30多种假说。但目前的经络研究却存在诸多问题,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研究者没有搞清古人或者说《黄帝内经》中经络的本来含义,采用的多是目前教科书中的概念,而教科书中经络的概念基本上取材于成文较晚的《灵枢·经脉》篇,最为可笑的是许多学者误将目前教科书中所采用的宋代以后才出现的穴位连线当成了经络(经脉)线,其结果可想而知。此种情况,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经络研究全国专题组组长、国家攀登项目经络研究申请报告主要执笔人孟竞璧先生,在其《吸收50年来“经络是什么”研究失败的教训,慎重启动973项目经络研究》一文中做了深入的总结与分析:对国家攀登项目经络研究……几十年来不知经络是什么?任何经络上的检测和想象无科学意义。因此在计划书中提经络也少了,改成经脉了……对中医文献《灵枢·经脉》篇记载:“十二经脉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其中明确记载的解剖部位、生理功能和病证,为什么不去验证?你们这些经脉与中医经脉有何关系?能算作中医经脉吗?它是研究中医经脉吗……由此可见现代经络研究者不认真学习中医《经络学》,依学科《经络学》为研究对象,对《经络学》中具体什么是经络?什么是经脉?什么是络脉?不进行验证,却采用最有害的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研究经络是什么,这样就任凭想象随意提出几十种假说,这些假说为否定和败坏经络提供了客观资料。必须改变经络研究思路,改成什么是经络?什么是经脉?什么是络脉?达成经络共识的基础上开展经脉、络脉特征的验证性研究。

    什么是经络

    提到“经络”很多人都会觉得十分神秘,有些朋友还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打通“任督二脉”增强功力或学点点穴功夫什么的。问题是在中医专业里,真正的经络指的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了解下经络的概念。

    经络实际上就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这在中医所有的教科书中没有任何异议。比如在李鼎教授主编的针灸推拿系教材《经络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版)中写道:“经脉、络脉,简称经络。”在石学敏教授主编的中医药类专业用教材《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版)中写道:“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唐代医家杨上善称之为“经络之脉”。 在1964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针灸学》教材中,更是明确的指出:“经,系经脉。”

    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分为正经也就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浮络是循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它们主要是加强各部联系和网络经脉不及的部分。

    由此可见,所谓的经络问题,主要是经脉问题。因为络脉相对比较简单,比如浮络基本上就是循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浅静脉,如中医针灸科常说的“刺络疗法”说白了就是针刺浅静脉少量放血,“刺络拔罐” 则是浅静脉少量放血后再加上拔罐,而别络在《黄帝内经》认为也是可以看得见的。

    在了解经络本质以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经脉理论构建的方法。经脉理论的产生并非像我们许多针灸书籍所讲的那样,先发现穴位再连线,或由练功内视发现。经脉理论的构建明显的受到了古代“天人相应”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十二经脉理论的构建,明显是在“人与天地相应”思想指导下完成的,这在当时无疑是很先进的,在地球村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还在崇拜鬼神,巫医当道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探索人和自然的关系了。

    《灵枢·邪客》:“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曰,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腘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经脉的建立明显是对应当时最著名的十二条河流,“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中的“节”指的是腧穴,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所以人体应当有三百六十五穴。这是将人比附自然,而“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则是将自然比附人。

    此外在《素问·阴阳别论》中还认为十二经脉与一年四季的十二月相应:“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王冰注:“经,谓经脉;从,谓顺从”。《类经》卷六,张介宾注:“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以应十二月之气,而在人则应十二经之脉也。所谓从者,即手之三阴,从脏走手等义。”

    类似的论述还见于《灵枢·五乱》:“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其实,在这早期还流行“十一”这个数字,所以我们至今还在讲五脏六腑。

    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及张家山简书《脉书》所记载的经脉数都为十一条,《黄帝内经》中也有一些篇章所述经脉为十一脉,即五条阴脉和六条阳脉。这种阳六、阴五的十一脉学说的建构,有人认为它不是一种经脉学说尚未完善的结果,而是按照“天六地五”这种阴奇阳偶的数术观念决定的。

    “天六地五”,是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对神秘数字,《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公元前541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派医和去给晋侯诊病,医和分析其病因时指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国语·周语下》则概括为:“天六地五,数之常也。”《汉书·律历志》进一步论述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日,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天六地五”的神秘数字,可能从天干地支而来,与当时的历法内容有关。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早在殷商时期已用于纪日,后又用于纪月、纪年,干支相配六十为一循环周期,其中天干只能循环六次,地支只能循环五次,而形成“天六地五”之数。这种神秘的数字观念,作为一种信念影响着医家对经脉学说的第一次整合,对他们而言,人化天数而成,其核心构造万不可不副天数,人体的经脉也应该是五条阴脉和六条阳脉。

    “天六地五”的数字信念,在中医理论的其他方面也有所反映。如五脏六腑概念的产生,《难经集注》曰:“其言五脏六腑者,谓五脏应地之五行,其六腑应天之六气,其天之六气,谓三焦为相火,属手少阳,故言腑独有六也。”《白虎通·五行》也说:“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灵枢·经别》则指出:“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又如经脉本输的数目,阴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穴,而阳经于五输之外,另置一“原”穴凑成六穴。诚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运气学说中也反映了“天五地六”的思想,《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十二月与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学说是继十一脉学说之后经脉学说的第二次整合。经脉之数定为十二,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以三阴三阳模式建构经脉学说,形成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的循环理论;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因于古人对“十二”的数字信念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左传·哀公七年》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天之大数”的神圣性质,反映了十二与古代天象的密切联系。

    按照“天人合一”的逻辑,人秉天而行,天为人立法,因此《淮南子·天文训》说:“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素问·阴阳别论》则指出:“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灵枢·五乱》也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素问·脉解》篇也以汉代盛行的十二辟卦来解释经脉病症的机理。由此可见,十二经脉学说的建构,明显受到了古人数字信念的影响,经脉之数不足十二则凑足,超出十二时则去除而另立一类。如《内经》对于督脉、任脉、冲脉这类位于前后正中线的脉已有较完整、具体的记载,而且论跷脉左右对称分布,循行部位与病候明确,与经脉的性质完全相符,由于受十二此“天之大数”的限制,而只能另立“奇经八脉”以统之。

    二十八宿与二十八脉

    《内经》为了论述营卫之气在人体的昼夜运行次数,《灵枢·五十营》引入了人体经脉的长度为16丈2尺、一息气行0.6尺、昼夜呼吸次数为13500息等数据,以推论营卫之气一昼夜在人体运行50周次。在这里,为了计算人体经脉的长度,《内经》则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从天有二十八宿,推论出人有二十八脉,如《灵枢·五十营》说:“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的起源及形成时限,说法不一。有人通过计算,认为自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间,赤道星座的位置与赤道符合得最为理想,因此这个时间可以考虑为二十八宿体系建立的理想年代。二十八宿作为判断日、月、五星运行位置的天象依据,势必也成为古人的一种信念,而影响到经络学说的建构。《灵枢·脉度》论经脉的长度,在手足三阴三阳二十四脉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督脉、任脉和跷脉,由于跷脉有阴跷、阳跷之分,均为左右对称循行,全部加入则为三十条经脉,超过了“二十八”之数,因此产生了“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的问题,“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同一条跷脉,在男子为经脉,在女子为络脉,反之亦然。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凑足二十八脉之数,以应天道二十八宿。

    综上所述,经络学说的建构无疑深受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和神秘数字信念的影响。由此所形成的经络学说,自然具有其不确定性,不能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客观知识。因此,在对经络实质进行实验研究时,首先必须通过发生学的研究,充分揭示其文化哲学与客观实践知识的不同构成,否则任何实证研究都将会陷于困境或误入歧途。

    关于经脉与络脉区别,在《灵枢·经脉》篇中有清晰明确的论述:“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乃调其虚实。”

    由此可见,在《黄帝内经》时代,经脉并不是一个神秘的概念,虽然“常不可见”,但“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所以说经脉虽然一般看不见,但却是可以摸得着的。中医的“摸脉”摸的就是这个“气口”脉,也叫“寸口”脉。络脉就更好理解了,“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因为络脉是看得见的,也就是浅表的小静脉,而且因为病因不一样其颜色也有不同变化,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放血,故名“刺络”。其实寸口脉中的“寸”特指寸口脉,这个字的本意就是指从腕横纹到寸口脉这段距离,用作度量衡的寸是后来的引申义。

    就连认为经络的经指的是感传的孟昭威教授,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所谓经络,按中医的说法,是很具体的,有形的东西……从《内经》直到清末的观点,认为经络是和血管有极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刺血管壁,按经络学说,自然也就涉及到刺经络了。”进而论述道:“根据上述说法,经络本体似有一部分在血管上,另一部分在血管外,它是一个复合的体系。”令人诧异的是,孟教授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所谓经络,按中医的说法,是很具体的,有形的东西。”经络是个纯中医的理论,难道不应该按中医的说法去理解,而按西医的说法去理解吗?何况西医并没有经络的概念。比如中医理论还有“气”的概念,当然有其特定的含义,难道我们不应该按中医的说法去理解,而去用西医胃胀气等气的概念去理解吗?再比如物理学有“质量”的概念,难道我们不应该按物理学的定义去理解,而去用社会学的概念去理解而当成产品“质量”好坏的含义吗?这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是连中学生都明白的基本原则。什么叫“经络本体似有一部分在血管上”?《内经》原文说的很清楚的问题,为什么不愿意承认事实呢?既然知道经络是“是很具体的,有形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找所谓的“经络实体解构”呢?

    但事实上,许多经络研究者确实没有按中医的说法去理解“经络”,尤其是没有认真研读《黄帝内经》、先秦以及相关出土医学文献中。不是潜心研究“经络”的真说也就是“经络”一词的本来含义,而是热衷于提出各种“假说”,学风之浮躁,由此可见一斑。一些学者即便是读古代文献也是采取实用主义的做法,先有个既定的概念,先假定“经络”是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已知组织以外的结构,然后再去古代文献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证据。这和刑事案件中的有罪推定的性质是一样的,许多时候是以偏盖全,有时难免牵强附会,甚至不惜改动经典原文以为己用,得出的结论可想而之。如果你指出《黄帝内经》里面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经脉是可以摸得着的古人最早指的就是血脉,马上就说你是“血管论”者。有时甚至马上给你扣上一顶大帽子“搞针灸的连经络都不相信!”所谓的“经络”理论成了宗教,不能质疑,不能批评,只能敬仰,只能顶礼膜拜。

    中医界的这些弊病和武术界是一样的,这当然和这两个学科的特点有关,那就是在古代文献里有大量的哲学、社会学及文学描述。正如王芗斋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所指出:“无如晚近世欲趋于卑下,不求实际,徒务虚名,于是牟利之徒,不自学问抄袭腐败之陈文,强作谋生之利器,满纸荒唐,故入玄虚;忽而海市蜃楼,迹近想像,忽而高山远水,各不相干,使学者手不释卷,如入五里雾中。”

    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的经脉都看不见,比如足太阴脾脉过内踝之上这一段,就是可以看得到的。原文还是见于《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有的版本作“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由此可见,经脉之所以看不见,不是因为其无形,而是因为“伏行分肉之间”,看不见是因为经脉所在的位置太深了,但当有邪气侵犯之时,经脉会有异常波动的,可以根据脉的波动情况来诊察疾病,也就是诊脉,而当时的诊脉不止于寸口。

    “十五络脉”是指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又称“十五别络”。起着加强表里两经脉的作用,络脉有自己的走行路线,也各有自己的一个穴位,许多人认为十五络脉是看不见得,因为有固定的腧穴,只要扎到腧穴上就行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关于“十五络脉”,《灵枢·经脉》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可以看出,十五络脉在实证之时是会显现的,虚证则会脉管陷下。如果在一般位置见不到络脉的话,就要在其上下寻找。(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