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5391
建立“四合一” 医联体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9日 中国医药报
     通过建医联体,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局面,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早已成为许多医疗领域的管理者和专家的共识。可是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已建立的医联体运行效果并不太理想,“国家的钱向下走,病人和医生却向上涌”,老百姓看病贵和难的局面依然未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体制障碍,也有政策障碍,还有操作方法问题。

    如何建好医联体?笔者建议:应该运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医疗保险管理方法,建立“集四种机制于一身”的医联体(简称“四合一”医联体)。这四种机制是:让众多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建立紧密型综合性医联体,缓解“看病难”;让医联体自己“点菜”自己“埋单”(即允许由参保人自由定点的门诊和住院医保按人头付费),缓解“看病贵”;让医联体的防病与治病融为一体(即将预防保健纳入保险范畴,将防病与治病费用打包按人头付费),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让医联体乐于且善于控制成本与质量(即重视且懂得现代化医院管理方法),使其在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保险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健康发展。要建立“四合一”医联体,笔者认为需关注以下几点:
, http://www.100md.com
    以产权为纽带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医联体绝大多数是松散型的,因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员单位之间信息系统互不兼容,诊疗信息不能互通共享;医疗质量和检查结果标准不统一,不能互认;成员单位之间的收益分配、责任与风险分担很难达成共识;人才资源无法根据需要及时交流和调整;大医院帮助小医院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不高;基层送到上级医院接受培训的优秀医生可能有去无回,使基层医院望而却步;患者转诊上转容易下转难等。

    笔者认为,如果成员单位是以产权为纽带,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单位都是“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述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具体做法为:1.可分期分批将基层的医护人员派往上级医院接受培训和进修,培训重点是全科医生及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应明确规定,接受培训和进修的医护人员必须全部返回基层,无特殊需要任何上级成员单位不得留用,成绩优秀者可在基层重用;2.可定期和不定期派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组织学术讲座和进行技术培训,并分阶段进行考试,同时将考试成绩与薪酬、职称评定挂钩。
, http://www.100md.com
    以此为基础,当大医院面临就诊高峰,人手不足时,只需医联体的相关管理部门打几个电话,就能从那些“门庭冷落”的基层医疗机构“调兵遣将”;当大医院的就诊高峰过后,“增援部队”就可及时撤回。这种作法既能解大医院的燃眉之急,也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甚至还可从大医院带走一些病人回当地社区就诊。

    变医疗保险为健康保险

    众所周知,我国的大小医院普遍存在利用医患信息不对称,为患者提供过度医疗而创收;利用第三付费,通过医患合谋骗保套取医保基金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医联体成立后,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方法是将我国现在的医疗保险提升为健康保险(健康保险是世界发展趋势),也就是将预防保健也纳入保险范畴。在此基础上,再将参保人的健康保险费用(包括门诊、住院及预防保健费用)按在该医联体“定点”的人头数实行包干,费用超支不补,节余归医联体;同时允许参保人如对该医联体服务质量不满意,有定期(一般为一年)自由选择其他任何一家医联体或医院“定点”的权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参保人可在本人定点的医联体内免费享受预防保健服务,而且参保人的医疗保险可享受比其他未采用该管理方法的医联体或普通医院低很多的个人自费标准。
, http://www.100md.com
    显然,该方法能让患者减轻看病负担,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且医联体会自觉控制过度医疗和医患合谋骗保行为,在大幅度降低医疗和医保成本的同时重视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此外还能充分调动医联体自觉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留住更多的患者在社区首诊和康复。长期以来,社区医生是在单位坐等居民上门就诊和健康咨询,而如果让医联体自己“埋单”,为了让参保人少生病,少花医联体的钱,医联体就必然会要求社区医生主动上门做好居民,尤其是慢性病人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使得更多居民首诊选择社区。

    建民营医联体

    全国已建立起来的医联体基本上都是公立的,而且在当地只有一家,且大多数行政干预较多。这种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均有明显缺陷的医联体,其运行效果不言而喻。因而笔者建议:可在民营资本较丰富的地方(贫困地区也可对外引资),先建立民营(或由民资控股)的“四合一”医联体。如果在医保定点、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职称评定、科研立项、财政支持等方面与公立医联体享受同样政策待遇,甚至在初始阶段给予更多扶助政策,民营医联体的发展或许比公立医联体还要好。一旦民营医联体运行效果良好,更会倒逼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当地公立医联体的建立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让医联体顺利建立,并健康发展,必须树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管办分离,让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能够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 百拇医药(熊茂友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