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9691
范万利临证医论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24期
     先父范万利早年随曾祖父学医,后肄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一生行医50余载,先后在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东明县中医院工作,临证以中医内科、妇科获名乡里。笔者近日整理出其点滴临证医论,以追忆之。

    随症用药不是堆砌

    临床亦有单症即可成一证者,但大部分是同时有多个症状,症状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性,也就是共性,辨证就是找到这种症状的共性,或者抓住特征性的症,判断出所谓的证。

    世言中医辨证不辨病或言重辨证而轻辨病,是未读明白仲景之书。仲景无论伤寒还是杂病,皆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病证相合,纲举目张。故临证当先诊病,病明再定证,以证索方,方剂之适应证即为方证。证有单复,单证单方治之,复证合方治之。

    又有病证既明,症状多寡变化不一,故用药又需随症加减,即所谓随症用药;仲景方每有随症加减之法,皆因兼症之各异。今人皆言辨证用药,而忽视随症用药,认为随症用药有盲目堆砌药物之嫌疑,实乃未尽中医之详。
, http://www.100md.com
    黄帝之始,言人生理病理之万象,方既有大小之殊,一药即是一方,所谓单方、奇方、偶方、重方。《神农本草经》药分上中下品,皆言治某某病某某症,可见随症用方古已有之。仲景之书为后世方书之祖,其方每于其后标明随症变化之法,亦常常加减一味即成一方,是仲景不懂辨证乎?症即是证,单症亦是一证,症少变则证亦少变,症大变则证亦大变。症少变时需更药,症大变时则更方。

    有今人重辨证而轻方药,重辨证常流于空谈,轻方药多失于实践。方药变化之理实蕴含临证变化之机巧。方剂是医者临证之舟楫,临证医理多能从方剂变化中领悟。历代名医都有方剂遗世,并历陈其变化治疗之理,故常有秘方、验方之称。

    方剂绝不是简单的一方一证,是临床诊病治病的关键。参悟方剂的治病之理、组方之理、用药之理、加减变化之理,是学习辨证法、诊病法、治病法的重要途径。

    临证莫拘伤寒温病

, 百拇医药     外感之病,风邪为第一,次者伤寒,次者瘟热疫气。肌肤腠理卫外为固,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外合皮毛,兼司营卫,故外感之病,先伤肺卫者多。临证有关于伤寒温病之争论,似水火不相容,各有各理,但临证大有不必。

    伤寒温病证侯之不同,或因运气环境之差异,或因体质之悬殊,证侯不同临证变化自然有别,处方用药自有不同。故无论伤寒、温病,均是教人临证区别处理之方法,不可因古而废今,亦不可因今而非古。

    伤寒先反营卫,后趋胃肠;温病先反肺卫,后趋营血之争,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临证不可拘于此。治疗外感时疾热病,祛邪和营卫为第一。临证视营卫虚实或辛温开泄或辛凉宣透,兼以逐六淫瘟疫之法。

    凡发热皆是表不和,表和者必无寒热。有问仲景之白虎承气辈亦为表不和乎?表和需有两个条件,一是外无所乱,二是内无所扰。凡外感六淫,内火实滞,气血虚弱,阴阳亏损等,皆可导致营卫失和,此从久病发热不愈者可知。故仲景有通腑泻热,温阳退热之法,东垣有甘温除热之法。

    久病内伤多虚实夹杂。久病之人即使满眼虚象,必有邪实为因,故扶正勿忘祛邪;久病之人,必有正虚之患,即使尽是盛侯,故祛邪勿忘扶正。久病调治之法,宜立足脾胃,视其所犯而治之。祛邪不宜孟浪以伤正,进补不宜呆补壅补以碍脾。, http://www.100md.com(范道长 山东省东明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