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5567
精制粮食导致营养流失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4日 中国医药报
     国家粮食局、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促进粮油加工业节粮减损的通知》,提出今年将抓紧启动制(修)订大米、留胚米等产品国家标准和产品能耗定额标准、粮油机械标准、生产操作规程等,规范产品开发、工艺流程,最大限度地保留粮食中固有的营养成分。

    随着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中国食物供应空前繁荣。然而,少数贫困地区营养不良问题依然严峻,贫血、缺锌以及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的低体重、发育迟缓等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特别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提升。

    据调查,粮食浪费很大一部分产生于粮食精加工或过度加工之中。什么是粮食过度加工?譬如,过去我们常吃的面粉是“75粉”、“80粉”,也就是说,100斤小麦能加工成75斤或80斤面粉,而现在市面上有很多“70粉”甚至“65粉”。事实上,我国粮食过度加工问题一直存在。如在面粉生产时,为了使成品更加白亮,很多企业非常注意提高加工精度;稻米加工中,为追求“白度”、“光亮度”,普遍通过“多机出白”和“多道抛光”进行精碾,而经过多机精碾和多道抛光的精米和糙米相比,B族维生素损失60%,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也大量损失。由于消费习惯误区,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全国加工环节每年造成口粮损失逾130亿斤;偏好过度加工精米、精白粉,缺乏全谷物食品,成为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癌症多发的重要因素。

    粮食过度加工、过度追求精度,造成出品率的降低和营养成分损失,对人体健康有害而无益。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膳食中摄入较多全谷物食品,可以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伤害,还可抵抗一些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和癌症等。“色香味”这些最普通的感官指标,长期以来影响着我国消费者的选择,导致存在众多消费误区。过度追求“色香味”,为各种非法添加大开方便之门,大大提高舌尖上的风险系数,值得我们反思。

    因此,建构科学的膳食结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减少“舌尖上的风险”,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民体质安全的当务之急。, http://www.100md.com(赤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