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93115
老人唠叨并非有病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老人唠叨并非有病

    李老师退休后性格仿佛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岗时,他回家少言寡语,总是自己静坐看书或写作。但是如今,见了儿女回家,他总要问这问那,还要絮絮叨叨说教一番。老伴有时炒菜放盐多了,或是买菜多了少了,质量差了好了,他也会说三道四,絮叨一遍又一遍。老伴说:“你管那么宽干啥?还有完没完?真是老糊涂,惹人烦!”

    李老师为何变得这样?他并不糊涂,说的话还是有条理、有层次的,但原来的“甩手掌柜”怎么变得“关心家务、婆婆妈妈”了呢?原来,和许多退休老人一样,他正在经历一个“角色转变期”。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退了下来,回到家中,关注点变了,脑子里不再考虑备课讲课,留出了空间,于是就转向家务和子女。他唠唠叨叨,无非是想更好融入家庭,弥补过去对家庭的照料不够,加强对子女的帮助教育。对此,作为他的老伴和子女应当充分理解。在他刚退休这一段,要体谅他转换时可能出现的失落、苦闷等不适应情绪,积极评价他对家庭增加的关心和对子女的更加关爱。

    老年人唠叨一般情况并非心理问题。老人历经坎坷,经验丰富,智慧不是来自纸上,而是亲身躬行,所以他们的唠叨并非都是多余,有的话还是十分珍贵,关键是你能否耐心倾听,深刻领会。

    当然,老人唠叨还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有点孤独感。离开了大众,回到小家,难免感到生活单调,缺乏交谈讨论空间,总想发发感慨,抒发情怀,于是只好向家人唠叨了。二是有点不放心。对子女、亲人由于关爱而殷切期望他们善于处事,平安度日,不断上进,因此总是反复交代,千般叮咛,难免啰嗦。三是有点自豪感。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年轻人吃得粮还多”,“过的桥比年轻人走的路还多”,因此就免不了讲自己经历的惊险事、得意事,兴致勃勃谈自己的“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也不管别人愿不愿听。

    老年人唠叨,还有积极的一面。美国一项研究认为,老人唠叨,即反复说同一件事,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唠叨还表明,老人大脑还没有衰退。多说话可以有效推迟大脑的衰老过程。老人唠叨,还可以发泄心中的郁闷,有助于释放压力和不安全感,有利于心理健康。

    但是,也要警惕,如果老年人突然出现自言自语,语无伦次,内容支离破碎,或突然沉默不语,答非所问,感情淡漠,认知有误,那就属于心理问题了,甚至可能是认知障碍症的信号,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医学院), http://www.100md.com(时仲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