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93042
手术助帕金森病患者恢复药物治疗“蜜月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5日 中国医药报
手术助帕金森病患者恢复药物治疗“蜜月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多发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虽然并不致命,但会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患者要长期服用药物,而药物的疗效会受到患者的健康状况、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病情进展和长期服药,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甚至异常的不自主运动等现象。专家提醒,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病情进展期可适时考虑进行外科治疗,以期恢复治疗“蜜月期”。

    首选脑深部电刺激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建国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患者开始药物治疗后,大约四五年时间内,往往药物疗效稳定满意,这段时间被称为药物的“蜜月期”。当药物治疗进行到一定阶段,进入症状波动的进展期。此时,药物疗效减退,即使是增加药物,疗效也不会有太明显的改善,而且会出现有很多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异常的不自主运动,出现所谓的“剂末现象”、“开关现象”。此时就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最常用的首选方法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也叫脑起搏器。在合适的时机对于适当的帕金森病患者植入脑起搏器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可望使其恢复治疗的“蜜月期”,还可以减少患者的服药的剂量,与单纯大剂量的药物治疗相比降低了远期风险。
, http://www.100md.com
    张建国教授说,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包括电生理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使靶点核团的定位进一步精确,保障了手术的疗效。外科由原来的破坏性手术、毁损手术发展为目前的脑深部电刺激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主要是通过将神经刺激器(脑起搏器)植入体内,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异常神经信号,治疗因帕金森病导致的运动失能(如僵硬、震颤、步态不稳),并减轻服药产生的运动症状波动和异动,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

    脑深部电刺激术具有可逆性和可调性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手术的致残率。除了治疗帕金森病以外,它还能治疗多种功能性疾病。如特发性震颤、强迫症、抑郁症、舞蹈病、抽动秽语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癫痫、肥胖症、慢性疼痛、药物依赖、厌食症等。

    尽管脑深部电刺激术进入我国的时间偏晚,但是进步很大,2012年我国神经内外科专家共同撰写并发表了《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专家共识》,对手术团队、手术适应证、患者选择、评估检查、术前用药指导、立体定向手术以及术后管理都给出了专业指导意见,规范了治疗方法;我国拥有最多的脑深部电刺激术诊疗中心及培训中心;还成立了神经调控协会,即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二级协会)。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统计显示术后药物平均减少50%。术后减药因人而异,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减药;少数早期患者术后有暂时停药的可能性。
, 百拇医药
    早期植入获益更大

    据张建国教授介绍,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已经开展了10多年。在这项技术应用的初期,植入脑起搏器的时间通常比较晚,在患者出现严重运动并发症时才进行手术,使手术的疗效受到影响,风险增高,往往获益时间不长患者就进入终末期。而新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早期进行治疗,适当提前植入时机,早期植入脑起搏器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有更大的获益。在谨慎评估疗效和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提前植入脑起搏器的时机,在患者出现早期运动并发症时就应考虑植入。早期应用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更明显,可显著减少药物用量,可以拥有更稳定的疗效。患者有望获得帕金森治疗第二个“蜜月期”。

    据了解,全球已有10万名患者受益于这一疗法。中国内地有近6000名患者受益(截至2013年4月)。目前全国有40家以上的植入中心能够开展这一手术。专家指出,我国约有帕金森病患者近200万名,而且每年新增10万名病例。由于经济条件、医保报销等原因,仅有0.3%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预计2030年我国将超越其他国家成为拥有帕金森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有更多患者需要接受治疗。,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于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