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93036
实现安全合理用药需管教结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5日 中国医药报
    9月1日至10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开展“2014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并联合中国药学会举办第三届“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根据中国红十字会非正常死亡统计显示,我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逾800万,其中医疗损害事件造成约40万人非正常死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安全用药),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4倍。(9月2日《新京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服药须谨慎。药品是一种性命攸关的特殊商品,显然有异于日常生活用品。让药品“既能治病,又尽量不产生危害”,乃是患者的普遍追求。但因不合理用药产生的药害事件,不仅加重了经济成本,造成资源浪费,还加重了身体机能的耗损,形成长期风险,影响公众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从每年40万的非正常死亡数的骇人统计数据,不难窥见“不当用药”惹祸之深。

    有鉴于此,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在2013年底联合制定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以加强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9月、10月定为“全国安全用药月”。不可否认,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全民安全用药知识,保障“家庭药箱”的安全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很多不合理用药行为,如“输液成瘾”,已成为我国医疗怪象。导致这种不合理用药发生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过度医疗”;二是公众健康素养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开具处方有时并非纯粹的医学行为,而是被功利所驱使;而患者由于对“过度输液”危害认识不够,加之病急心理,甚至会主动要求输液。

    因此,要实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让用药回归常识,需要从管教结合上下功夫。首先,需要医改深入推进、持续发力。当务之急是下决心解决“过度医疗”问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惩治力度,并通过持续的医疗改革,不断健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切断医生和药物挂钩的利益之“手”,从制度上消除药物滥用空间。

    其次,加强合理用药科普宣传。当前,各级医疗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用药“十大核心信息”直接告知就医患者,这样不但更有针对性,而且更有传播效率。同时还要提高全民基本医疗素养。毕竟,公众只有自身具备了基本的用药常识,才能更好地规避和减少盲目求诊的风险,从而切实保障安全、合理用药。从而避免“医疗损害致死”悲剧的发生。, http://www.100md.com(廖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