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编号:12512211
自主定价倒逼公立医院堵黑洞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5日 医药经济报
自主定价倒逼公立医院堵黑洞

     经济观察眼 ——贺昊专栏(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日前,东莞市物价部门发出通知,从10月1日起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自主定价,但不包括药品。

    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自主定价,其目的绝非为了涨价。试想,与公立医院相比,非公立医院原本就只有价格优势可言,一旦因为可自行定价就妄自涨价,岂非连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都扔了?所以,那些担心医疗价格放开就会涨价的患者或潜在患者大可放心。

    那么,自主定价的目的何在呢?

    社会资本办医,目前唯一能与公立医院抗衡的利器只有价格。那么,自主定价后,社会资本所办医院有降价的空间吗?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医院收入构成为服务收入占50%,药品收入占42%,财政收入占7%,其他收入占1%。各方反馈的信息显示,这样的收入构成,由于政府财政补贴过少,服务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医院只能靠药品收入进行弥补。42%的药品收入中,医院可以获得的结余也仅有6%左右,医院运营捉襟见肘。

    而实际呢?

    日前,某网站刊登了一篇关于药品生产流通各链条利益分配的文章,相关利益分配构成如图所示。

    也就是说,医院虽然在药品收入上获得利益仅占医院收入的6%,但还有约占医院整体收入将近14%的利益流进了个人或团体的腰包。这些,就算采用“零差率”也是无力根除的。即便取消了招投标,也还有将近10%的黑或灰的利益被个人掌握。怎么办?

    政府单靠制度是无法解决制度本身必然存在的漏洞和无力实施滴水不漏的监督与管控的,可行的只能是借助市场的力量,只能靠社会资本的逐利本性来倒逼压缩这样的空间。

    在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兴办的医院里,类似的针对个人的利益黑洞或灰洞是很难存在的,原先尚未准许医院自主定价时,民营医院得以存活并不断发展,除了初始阶段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外,药品价格中的巨大空间也是这些资本可以腾挪之地。

    当下,东莞放开医疗服务定价,但还未放开药品定价,就意味着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可凭药品价格上存在的空间来抵补医疗服务降价带来的损失。也就是说,对那些希望通过竞争获取就诊量、手术台次从而赢得行业地位、吸引人才,进而步入技术竞争领域的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来言,其当前最可行的方式就是乘自主定价的春风,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一举措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倒逼公立医院封堵黑洞或灰洞,提高管理水平,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在这点上,武汉亚心医院是个范例,它的出现,对降低武汉、湖北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心外科手术价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倒逼公立医院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压缩、封堵药品流通中的黑洞或灰洞,或许才是行业管理部门出台自主定价这一政策的根本用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