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2519925
新媒体别做健康传谣者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1日 生命时报
     在对微信中大肆传播的“蘑菇富含重金属”观点进行辟谣后,获得了较大反响;此前,央视利用《焦点访谈》栏目戳穿了个别微信公众号散播的“微波炉致癌”谣言,不久后又整理发布了“朋友圈里的9大谣言”,都引起了极大关注。可以说,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就像一片“沃土”,“滋养”着各种谣言,且一茬接一茬,让人防不胜防。

    谣言自古便已存在,但受到流通速度所限,过去的蔓延范围和造成的影响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新媒体兴起后,个人言论的效应呈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放大。即便在微信这个号称“熟人圈子”的平台上,任何一条言论也都不再是仅供有限几个人观看的私人日记,它可以辐射性地扩散到发布者朋友圈以外的成百上千人中。

    从某种角度说,新媒体就像一个扩音器,它能将有用的信息无数倍放大,惠及更多人群;同时也能让不良信息在短时间内波及更多人。正因为如此,新媒体中滋生的健康谣言才更显可怕。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信息,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新媒体平台却可能将这样的好事硬生生变成坏事。据微信方面透露,他们现在每天会接到约1万~2万单涉及谣言的投诉,其中包含大量的虚假医疗信息。其中,有人为了博取关注,将不知从哪儿看来的伪科学信息进行加工转发,标题中还常常带上耸动性的词语,刺激转发阅读;有人则将隐形广告植入科普文章中,动辄冠以某某专家的名头,以博取认同,刺激消费。

    相对于公开的发布平台微博,较为私密的微信朋友圈,如今危害更甚,因为熟人的推荐总会比陌生人的言论更加可信。在这种相互信任中,每个人都积极地转发和传播,却很少有人去求证消息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而有时候,也因为圈子所限,在谣言扩散到一定程度之前,专业人士很难有针对性地集中解答和辟谣。

    鲁迅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谣言可以杀人。如今这话用在伪健康信息的传播上,尤显贴切。因为一个错误的指导,可能会让没病的人患病,让有病的人情况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鉴于此,10月17日,微信团队正式发布“谣言过滤器”公众平台,希望借此净化微信朋友圈的环境。如何控谣止谣正在成为媒体人,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的重要课题。

    在任何事物的监管中,无非两个途径,自控和他控。所谓自控,就要求信息发布者,特别是媒体,在事前核实来源、咨询专家,确认消息的真实和准确性;要求每一个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前,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经验评判一下,消息是否太过离谱。他控,则需要微信、微博这样的媒体平台,尽可能在技术上实现虚假信息的初步过滤,控制错误信息的暴发性蔓延;国家监管部门还应对媒体等主要信息源头进行管制,惩处造谣者。

    谣言不会彻底消失,但如果消息发布的平台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每个人都为自己传播的消息负起责任,那些害人害己的健康谣言就可能失去“沃土”,日渐式微。▲,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