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0937
长途旅行容易身心俱疲 自我调适从容应对“心累”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9日 中国妇女报
     元旦将临,许多人都会利用小长假出去旅行,紧接着“春运大潮”又将开始,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是免不了的。加上最近连续两起航空闹剧的发生,让“旅途精神综合征”这个专业心理术语出现在公众视野。那么,人们如何在乘坐交通工具狭小嘈杂、人多拥挤的环境下,保持平和心态,避免非正常心理情绪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心理专家建议,出行时要对困难预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把行程安排得过于紧张,保证合理饮食和充分休息,注意自我心理调适,保持心情舒畅和平常心,就能避免焦虑紧张愤怒狂躁等不良心理障碍。

    ■ 本报记者 王文

    最近,在泰国亚洲航空公司曼谷到南京航班飞行途中,两位中国游客因调座位、要开水等与空姐发生争执,造成飞机中途返航。随后不久,由重庆飞香港的国航航班上,几名乘客又在空中大打出手。这些“航空闹剧”的发生,除了个人素质的原因外,也不排除“旅途精神综合征”作祟的可能。

    元旦将临,许多人都会利用新年小长假出去旅行,而紧接着“春运大潮”又将开始,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是免不了的。对此,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焦志安表示,旅途拥挤艰辛不仅会导致肉体上的痛楚和疲惫,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焦虑和烦躁。焦志安建议,出行时不要把行程安排得过于紧张,及时休息,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与调适,保持心情舒畅和平常心。

    环境拥挤嘈杂易导致“旅途精神综合征”,或可引发恶性事故

    记者搜索百度百科,“旅途精神综合征”又称旅途精神病,表现为一组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是旅行者在旅途中的一种突发性精神障碍。起因分两种,一种是“自因性”,指旅行者既往患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由于不良的应激因素而发病;另一种是“心因性”,旅行者从来没有潜在精神疾病,但在较长时间的旅途环境中出现精神障碍,原因与长途旅行身体过度疲劳、睡眠缺乏、环境拥挤嘈杂、旅途中受阻等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连续72小时不睡眠,就会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功能发生紊乱,自控能力减退,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出现幻觉恐怖等精神异常。此病在铁路列车旅客中多见,发病高峰是春运期间,其次也可见于远途航海、跨洲航空飞行以及长途汽车旅行中。

    环境心理学家和临床医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请十几位健康人到人口密集、噪声很强的街头游逛1小时后,检查发现绝大部分人有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现象,很多人自诉头昏、烦躁,甚至恶心呕吐。同时在心理活动方面,噪声也造成了明显的干扰反应,如使人注意力分散、思索困难、焦虑忧郁、易发怒等。

    对于“旅途精神综合征”的主要发病原因,心理专家分析指出:

    1.旅途精神病患者多数为初次乘车旅行,文化程度低,乘车不眠时间长,而造成身心极度劳累。

    2.由于列车超员严重,车厢人多拥挤、嘈杂,人们所处车厢内CO2浓度高,空气相对污浊,身体活动受限。

    3.患者长时间持续无进食、饮水或很少,身体内环境失去代偿,出现生理指标的异常。

    4.患者具有内向或偏执的性格,表现为沉默、孤僻、悲观、对他人有敌意等,具有一定的易感心理素质。

    5.患者往往在上车前就具有前途未卜、焦虑不安的心境,大多是首次出门,随身携带有来之不易的大量现金,处于陌生的车厢内,缺乏人际交流。

    心理专家表示,患“旅途精神综合征”的人多数会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一些人踏上旅途时,常常出现失眠、精神紧张、胸闷、头痛等症状。旅途精神病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可能首先是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慌,其次有些患者有冲动倾向,然后出现幻听,女乘客往往会出现哭述症状,严重者可能因自控不住或外部帮助不及时出现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等疾病,并会导致恶性人身伤亡事故。

    但专家也提醒,旅途精神病是一种短暂性精神疾病,在离开特定的环境及休息后,就可自行缓解。

    做好心理调适,自我放松心情可预防

    预防旅途精神病,最重要的是旅行者自己要放松心情。心理咨询师徐雪娜建议,出行前要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准备:

    1.选择火车或客运汽车的出行者,起程前应做好“旅途人多、拥挤,乘车环境差”的心理准备。对旅途所需时间、乘车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纠纷都要充分估计到,并做好应对措施,保证充分的体力上车。在旅途中可携带充气垫枕、抱枕、可折叠小板凳等,缓解久站或久坐等带来的身体不适。乘车期间要经常活动肢体,不要一个姿势保持很久,哪怕简单的伸臂踢腿也是好的。另外,出行前保证充分休息,切忌仓促上路。不要在乘车前大吃大喝,不要通宵打牌来打发上车前的时间。

    2.在旅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平常心”,对恶劣的乘坐环境要“心中有数”。条件允许可经常开窗通风,以使车内空气流通。到了停车时候,要下车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还要利用一切机会休息,及时补充体能,每天累积休息时间要接近8小时。

    3.及时识别自己心理方面的异常。如出现焦虑、愤怒、看不惯、呼吸加快等情绪,要及时自我调控,可做深呼吸逐渐解除症状,也可立即到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喝杯水。如果不良情绪不能消解,可及时向随行的亲人、同伴诉说,或找相关人员寻求帮助,避免严重精神事件发生。有精神病史的人出行时,一定要有亲人陪伴,同时随身携带一些必备药物。

    4.外出旅行时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大额钱款,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5.合理安排车程,不要太紧。出行是件十分劳累的事,不要把旅行行程安排得过满,以免使自己过于劳累紧张,纸巾、湿巾、水等必需品要带足。

    6.在饮食上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营养。有些人在车上“不吃不喝”,也有些人在车上“大吃大喝”,这都是错误的。不吃不喝会造成人体能量不足,降低自身抵抗力,也容易诱发精神疾病;而大吃大喝一些油腻类的食物和烟酒,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同样会增加精神问题的出现。乘车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应适当吃一些水果、青菜类的食物。

    7.忘掉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别带着压力出门。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被激发放大,与人为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告诉自己:我是来享受假期的,寻找快乐第一。

    旅行途中还应给自己找一个或几个旅伴。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焦志安建议, 处在焦躁心境里的人们应学会构建一个暂时性“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在火车上,身边的陌生人作为临时性旅伴,不要不理不睬,彼此友好交流可以构建一个微型“社会支持系统”,个人意识到自身处于“圈内”,会产生一种依靠感和归属感,孤独感和焦虑感必定大大减少。

    8.有条件时不妨洗个热水澡。洗热水澡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的方法,洗澡能增加血液循环,使大脑得到镇静,肌肉得到放松,缓解因疲劳引起的肌肉酸痛。还可以通过按摩来放松,消除疲劳。

    9.读书看报听音乐。出行者在旅途中可翻翻报纸、听听音乐、看看风景,以减轻寂寞和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