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现代名医名方 > 综合信息
编号:12514713
名医名方:恬静散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246期
恬静散

     组成:熟地黄10~15克,山萸肉10~15克,五味子3~5克,枸杞子10克,生白芍10~14克,茯神10~15克,炙远志5~10克,生龙骨20~30克(先煎),生牡蛎20~30克,炙甘草5克,怀小麦50~100克(煎汤代水),红枣3~5枚。

    功能:平肝滋肾,养心益脾。

    主治:小儿多动症

    用法用量:上方为1日量,每剂煎2次,上下午各服1次,连服10天。继以本方10倍剂量为散,共研细末,每次10克,一日两次,加糖少许,开水调服。可连续服用三个月。

    方解:小儿多动症以“性躁”、“多动”为其特征,其病因病理与肝有直接关系。“肝者,将军之官”,其性刚直不阿,肝属风木之脏,其变多动不止。肝与肾“乙癸同源”,肝之条达宣畅,必赖肾水以濡之。小儿“肾常不足”,水不涵木,肝失所养,故多肝气乖张之症。

    方中熟地黄、山萸肉、五味子滋养肾阴,枸杞子、生白芍柔肝养肝。肝与心包同属厥阴经,为神魂之所舍,若肝疏泄太过,必致心神失守,用茯神、远志、龙骨、牡蛎,意在宁心安神。方中甘草、小麦、大枣,为《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方,仲景用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取其有养心宁神、甘润缓急之用,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本方用此三药,是培其不足,制其有余。因而在治疗小儿多动症时,总应以治肝为主,滋补肾阴而取滋水涵木之义,然补益心脾在此病治疗中亦不应忽视,二者兼施,其效可相得益彰。

    加减及备要:若需加大滋肾力度,可加龟板、鳖甲;若加强平肝作用,可加石决明、羚羊角粉、钩藤等;宁心安神,可加酸枣仁、夜交藤;若肝火偏旺,痰热内扰者,加鲜竹沥、海蛤壳、天竺黄、黄芩等。加减均遵循叶天士“介类以潜之,柔静以摄之,味取酸收,或取咸降”之意。在治疗过程中,尚须要求家长给以循循善诱,耐心教养,注意调节其情志活动,使之逐步由多动向自制转化。(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时乐整理)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仪征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继承人。

    孙浩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尽得薪传,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将其"运脾法"充分运用于临床。临证擅治内儿科杂症,尤专脾胃系和肺系疾病的诊疗,特别擅长使用中医多种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汗症、多动症、紫癜、夏季热、腹泻、疖肿、湿疹等儿科疾病。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近60年,主要论著有《孙谨臣儿科集验录》、《医学存心录》两部,发表论文130余篇。,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 > 小儿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