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0959
羊年,十大新医疗将造福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6日 中国妇女报
     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2015年几项最有前景的新技术,涵盖个人化基因测序、人工视力、癌症、植入式健康监测仪、精神病等领域,这些技术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表明医疗技术的小型化、尖端性和前瞻性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且在疾病预防上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即将到来的羊年新春,又会有哪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复杂的数据分析手段,将从医院和计算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健康呢?

    ■ 禹建

    科技影响生活,那么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呢?在美国发明家和未来学家雷蒙德·库茨魏尔看来,在本世纪内我们将拥有血球大小的纳米机器人在我们的血液里游泳,对抗癌症、修复DNA错误、铲除毒素、增强记忆力、消除多余脂肪等。我们的身体将被植入芯片,在设备和大脑之间传输个人健康数据。这一切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最近几年中科学家受益于生物学、电子技术和人类遗传学领域空前的发展,研发出一系列新设备,用以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即将到来的羊年新春,又会有哪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复杂的数据分析手段,将从医院和计算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健康呢?

    1.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应用将开启个性化医疗

    25年前,当人类基因组计划刚启动时,人们认为这项解读“人体构成说明书”的工程,要数百台测序仪、耗资30亿美元和1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2003年,第一套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序工作顺利完成。2012年,美国推出一款基因测序仪,跟打印机大小相仿,能在几小时之内以1000美元的价格完成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

    专家认为,1000美元的基因测序作为一个转折点,它预示着个性化医疗时代的来临,医生将可以根据患者特有的遗传特征和药物敏感性来治疗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疾病。随着这样的基因测序仪逐步走向市场,对普通人进行综合遗传检测的时代已经来临。

    2.电子生化眼将让盲人们恢复部分视力

    2008年11月,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埃伯哈特·泽雷纳将一块芯片植入盲人特霍的视网膜。这块芯片替代了视网膜损坏的感光细胞(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芯片上有1500个小方块,它们排列在一个约1平方厘米的网格上,每个小方块都含有一个光电二极管、放大器和电极。当光线照在一个光电二极管上时,就会产生微弱的电流,经过放大器增强后,传送到电极上,刺激附近的双极细胞产生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上的光线越多,产生的电流就越强。

    植入视网膜的芯片为特霍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他可以看见约1米外一张A4打印纸大小的范围,并恢复了用视觉来区分苹果和香蕉的能力,也可以分辨出人和物体的基本外形和轮廓。2008年以来,这种微芯片已经移植到了10个人的眼睛内。

    3.智能型可植入设备可监测病人心脏及血糖

    生物医学工程师正在研发小型的、可植入的监测设备,以便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决定怎样才能给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未来,一些植入性监测设备不仅检测心律不齐等危险疾病,还可以让病人恢复心跳。

    心脏病发作前可发出警告。美国天使医疗系统公司制造的“天使医疗卫士”监护设备,大概有心脏起搏器那么大,可以监测心跳。如果仪器探测到心脏病即将发作,它会震动,外接的寻呼机随之会发出声音并开始闪光,提醒病人寻求帮助。

    持续监测皮下葡萄糖水平。一种可向数百万糖尿病患者提供的无线检测系统——植入式新型葡萄糖传感器已研发成功。这种设备可以持续监测患者的皮下葡萄糖水平,而监测结果可以反映血糖浓度,用以指导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时间。

    更轻薄柔韧的无线传感器可监测内脏器官。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轻薄而柔韧的无线传感器设备,可以像假文身一样贴在皮肤上或植入体内,收集心率、肌肉收缩乃至脑电波的数据。如果内脏器官的无线监测设备与具有柔韧性、形状可变的设备相结合,医生和病人就能实时获得多种疑难病症的信息。

    4.用纳米颗粒检测早期癌症、输送药物等

    所谓的纳米颗粒,直径只有几纳米(一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500个这样大小的颗粒排列在一起,才有一根头发丝那么宽。科学家希望它能完成多种任务:将药物输送到人体的特定部位,获取更清晰的器官影像,探测癌细胞……

    目前,只有当肿瘤大到在扫描图上看得见时,常用的成像工具才能检测到它们。而纳米颗粒则可以在一个由1000万个正常细胞组成的样本中发现单个癌细胞。例如,实验性的纳米医学乳腺癌检测,能够发现比乳房X射线所能发现的小100倍的肿瘤。在包裹上肿瘤细胞特有的蛋白质或遗传物质后,纳米颗粒还可以帮助医生区分肿瘤是在恶性生长,还是进行性炎症,或是良性病灶。

    5.联合免疫疗法“混搭”治疗癌症

    癌症免疫疗法曾入选《科学》杂志2013年度头号科学突破。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可成为对抗肿瘤的一个“强大盟友”。目前一个重点便是把多种疗法混合搭配,比如联合两种新型免疫疗法,或把一种免疫疗法与一种靶向药物、放射疗法或化学疗法结合。

    2015年有几十项研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包括黑色素瘤Ⅰ期临床试验,这一试验结合使用最近获得批准的免疫治疗药物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和另外一种减缓血流速度的疗法;另外还有一项Ⅲ期临床试验,探索易普利姆玛和化学疗法结合使用的效果是否比单用化疗治肺癌的效果更好。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肿瘤研究人员找到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6.生物仿制药为患者带来福音

    大多数药物由化学家研制,但是也有一些药物如治疗癌症、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的药物是由生物学家利用活细胞制造。这些药物被称为生物制剂,其价格高昂:比如一个疗程的乳腺癌药物Herceptin售价5万美元。生物技术公司无法百分百复制生物制剂,但他们可以仿制比较类似的,这些相对便宜的仿制品,被称为生物仿制药。

    因为生物仿制药与其所仿制的生物制剂在分子构成上略有不同,因此会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最近批准了两家公司提交的申请,路透社分析师玛丽·谢列布罗夫预计2015年监管部门将开绿灯,从而为患者省下大笔钱。

    7.通过血液可检测鉴定精神疾病

    对血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将为诊断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提供一种新方法。英国剑桥大学一个实验室的负责人、精神病学家萨宾·巴恩在过去的15年,一直在研究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血液和大脑,寻找一种标志性蛋白,然后根据这些蛋白的含量,弄清楚一个人患上述病症的风险。这些蛋白叫做生物标记,而根据生物标记来鉴定精神疾病,要比常规方法(主要根据病人的异常行为来进行诊断)客观得多。现在有两种血液检测技术已经上市,其中之一就是以巴恩的研究为基础的。

    8.生物传感器借助“穿戴”健康设备逐渐流行

    从谷歌眼镜,到千奇百怪的健康手环,再衍生到心率带,各种电子产品正把竞争的主战场转移到用户的身体上,预期未来,可穿戴的设备会越来越多,功能会越来越强大。

    穿戴设备的核心是大范围收集用户数据,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成熟,这种数据被集中处理,一方面形成对个体用户的个体评估,例如健康状况,进而促成健康咨询、保健推荐等衍生服务;另一方面归纳入大数据,对集体走势、喜好取向、行为习惯等形成预判式参考。

    如今借助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个人通过DIY方式全方位了解自己的身体数据不再困难。从关注健康状态的睡眠深浅、运动轨迹、体重脂肪、血压心率,到以往只能去医院化验才能获得的尿检、血检、心电图、维生素含量等等,甚至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出现了能感知情绪变化的传感器技术。这些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可穿戴设备或家用检测仪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努力朝着更低成本、更高准确性、实时连续、便捷无创伤的方向持续改进。

    9.“云医疗” 惠及寻常百姓

    过去,患者就诊的过程都是挂号、排队看医生、理化检查,最后诊断。看多少次病,就要重复多少次。“云医疗”系统打破了以往一个个医院的信息“孤岛”,让患者的医疗资源在每个医生间形成共享,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开支。这意味最每个人过去在不同医院看病的档案、检查检验等资料将通过“云医疗”存储在网络上,形成一个整体的个人医疗档案,伴随终身。

    自我健康数据、医学健康知识、他人健康经验是患者可以获取的信息,“云医疗”基于对这三种信息的获取与解读,主要有以下两个切入点:

    基于自动化算法的自诊应用。许多检测到的体征数据在不能得到解读之前几乎没有意义,在传统模式下这个工作是由医生来完成的,因为医生的大脑里存有多年积累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现如今基于大数据,自动化算法已经能在部分领域替代医生进行数据分析并最终做出诊断。相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算法,将代替医生为我们做出诊断。

    个性化智能化医疗健康资讯。以往获取医疗健康知识的呈现方式缺乏针对性,许多内容对未受过医学训练的人来说艰涩难懂。而今医疗健康知识开始向着智能化、个性化、简约化的呈现方式发展,如填入症状,自动化系统将为你匹配出可能的疾病;输入病种、个人病史等信息,系统会自动为你查找适合的药品;根据个人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为用户自动推荐的瘦身饮食、养生食谱、健身计划等等。

    10.埃博拉危机将出现转折点

    2014年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在2015年可能会有转折,研究人员已在西非的治疗中心推出了两大埃博拉实验药物brincidofovir和favipiravir的临床试验。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玛丽·宝莱·基尼称,两大试验阶段埃博拉疫苗已在1月送达西非医疗工作者手中。其中一种疫苗由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其利用黑猩猩感冒病毒作为载体,将2株埃博拉病毒(苏丹株和扎伊尔株)的遗传物质递送至体内。在疫苗注入之后,这两种基因能产生一种蛋白质,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另一种疫苗由美国爱荷华州的“纽琳基因”公司制造,包含有一个改造后的牲畜病原体,其中包含了一个埃博拉病毒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