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健康评论
编号:12526173
健康不只是个人的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2日 健康时报
     健康不只是个人的事

    邓海建

    羊年新春,《平凡的世界》开播。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及这部剧作,并谈到他与路遥曾同住一个窑洞。一部伟大的作品,让中国人记住了路遥这个“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农民儿子。1992年11月,路遥因肝硬化逝世,年仅42岁。好友说,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把生命的弦拉到了极限,“他自己把自己累死了”。

    一代文学英豪生命终结于42岁,令人扼腕。“累死”是个通俗的说法,实质就是透支健康、超负荷工作,最终弦断人亡。几年前的微博上就在流传一个数据,说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约60万人,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心灵鸡汤里常说,健康是1,财富是0。诚然,拿健康作为发展成本,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无异于焚林而猎、竭泽而渔。健康是个人最大的财富,是家庭完整与幸福的支撑,同样重要的理念是:健康,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财富。

    路遥是个伟大的作家,却显然疏忽了自己的健康。譬如他时常不吃早餐,“人生从中午开始”;又譬如不少纪念文章提及,“让他带有肝病身体不断向小说最后冲刺,日夜突围的,唯有咖啡和香烟”;再譬如“路遥兄妹8个,除了1个姐姐,其余7个都被肝病缠绕”。这样的生活方式,确有历史因素的不得已,但也为此后的英年早逝,埋下了健康逻辑上的地雷。公众忍不住抱憾嗟叹:设若路遥身体还健康,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将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同样令人遗憾的,还有“布鞋院士”李小文。媒体披露的一些细节,不仅令人动容,亦令人深思:李小文“有时一天吃点米粥、咸菜就行。后来,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竟忙到住进医院”。有一次因营养不良住院,同事也忍不住感慨,“这个年代了,院士还营养不良”。如果人生能多给“遥感泰斗”李小文几十年时间,不谈专业成就上的无限可能,也许喧嚣浮躁的学术界,也会更多些见贤思齐的正能量。

    由此可见,公民健康素养与健康管理能力,不仅是个人与家庭的财富,更是国家与时代的根本。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则,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比重稳步上升,201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比2009年增长了81.7%。这固然凸显了财政的民生取向,也反映出健康成本的压力。如果疾病都能早预防、早治疗,这些数字会不会增长得慢一些?二则,人生的价值固然无法横向比对,但杰出人物的健康状况对于时代、历史的影响,可能更为成败攸关。路遥或者李小文,因健康问题而带来的巨大损失,显然并不仅仅是家庭的伤痛。

    “人生能有几回搏?”还得身康体健地拼搏。只因人生无涯,健康有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