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539301
调肝五法远离“瘦胖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0日 医药经济报
调肝五法远离“瘦胖子”

     痰、湿、瘀、虚作祟,瘦子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和肥胖有一定的关系,可是有些人很瘦却也患了脂肪肝,且患脂肪肝人群的年龄在不断下降,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无论胖瘦,但凡吃多动少者,皆属于脂肪肝的青睐对象。中医认为,脂肪肝归属于“胁痛”范畴,病因主要为痰、湿、瘀、虚,病位主要在肝脾,病机为肝脾失调、气滞血瘀、痰瘀或湿热互结、肝肾阴虚等,治疗以疏肝健脾,化痰消瘀、补益肝肾为主。

    前几天,29岁的陈先生拿到单位的体检报告,发现报告上显示自己患有轻度脂肪肝,医生建议要加强运动,并注意调整饮食。陈先生找到自己在药店上班的朋友小郑药师,想让他开些药调理下。

    “嘿,你说奇怪不奇怪,脂肪肝不一直是胖子的‘专利’吗?我这么瘦,竟然也有轻度脂肪肝,都不知道这医院的体检准不准。”陈先生和药师小郑说道。

    “知道自己‘躺着也中枪’了吧,现代人整天在办公室坐着,缺乏运动,加上嗜酒、熬夜、饮食不规律,很多瘦子都会患脂肪肝,只不过比例比胖子相对低一点。跟我说说你哪里不舒服吧。”小郑问到。
, 百拇医药
    “这边总感觉隐隐地胀痛,生气时更明显。”陈先生指指自己的右下腹。

    “肚子胀不胀?大便怎么样?”小郑继续问道。

    “大便偏稀,有腹胀的症状,有时感觉身体很疲乏。”陈先生说道。小郑又看了看他的舌象——舌淡胖,苔薄白,最后说:“你这属于肝郁脾虚的表现,用逍遥丸调理下吧,运动还是要加强的,油腻食物要少吃,酒要少喝。”

    西医:

    代谢紊乱综合征

    西医认为,脂肪肝是因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引起肝细胞内脂肪过多堆积的一种病变,属于“代谢紊乱综合征”在肝脏中的具体表现。主要的发病诱因是肥胖、高血脂和饮酒等,人一肥胖,不仅皮下脂肪骤增,形成的大量脂肪还会由此堆积在肝脏,长此以往就会破坏肝脏功能,诱发脂肪性肝炎。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胖子更容易患脂肪肝。
, 百拇医药
    不过,非肥胖人群如果长期饮酒,酒精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或患有高血脂等疾病,时间一长,脂肪类物质也可以在肝脏沉积而形成脂肪肝。因此,脂肪肝发生在肥胖者身上,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总的来说,脂肪肝就是代谢紊乱的结果,不是肥胖的结果。

    此外,脂肪肝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而脂肪肝患者,总脂量可达40%~50%。

    中医:

    归属“胁痛”范畴

    中医认为,脂肪肝归属于“胁痛”范畴。长期饮食失节,嗜食肥膏厚味、嗜酒、药物等均可损伤肝脾。

    “调肝五法”辨证而施

    对于脂肪肝,西医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如戒酒、合理的能量摄入、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等。特别是对于中重度脂肪肝,还需联合用药,提高疗效。中医治疗则分五型进行辨证施治——
, http://www.100md.com
    肝郁脾虚型

    症状表现:胁肋胀痛或隐痛,心情低沉,伴有易叹气、嗳气等肝郁不舒症状及四肢乏力,或腹胀、大便稀溏等脾虚情况。舌淡或胖,苔薄白或腻,脉弦细或沉细。

    治法:疏肝健脾。

    用药:逍遥丸或香砂六君子丸,前者偏于疏肝,后者偏于健脾,每次9克,每日3次。

    痰瘀互结型

    症状表现:胁肋胀痛或刺痛,体倦乏力,脘腹痞闷,胁下或有硬块。舌偏紫暗,苔白腻,脉细涩。

    治法:化痰消瘀。

    用药:山楂内消丸或大黄蛰虫丸。前者偏消导化滞,每次6~9克,每日2次;后者善活瘀散结,每次 4.5 克,每日2次。二者均属猛药,应严把剂量与疗程,用不宜超过1周。
, 百拇医药
    气滞血瘀型

    症状表现:胁肋胀痛或刺痛,疼痛走窜,或胁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或夹血块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涩。

    治法:行气活血。

    用药:血府逐瘀胶囊或丹参片。前者活血行气俱佳,每次6粒,每日2 次;后者重于活血,每次3~4片,每日3次。

    湿热内蕴型

    症状表现:胁肋胀闷或痛,脘腹痞闷,头昏沉,便秘或秽浊不爽,困倦乏力,或有恶心,尿黄,口苦口干。舌红赤,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湿。

    用药:胆宁片或茵胆平肝胶囊或龙胆泻肝胶囊。前者清热化湿,疏肝利胆,宜于症状轻者,每次2~3片,每日3次;后二者清肝胆,利湿热,宜用于症状重者,均每次2~4粒,每日3次。

    肝肾阴虚型

    症状表现: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睡眠不佳,视物昏花,或有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苔少,脉虚细或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

    用药:杞菊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二者均为滋阴补肾药,但前者兼补肝阴而明目,后者则重于滋补肾阴。浓缩丸均每次8~10丸,每日3次。, 百拇医药(主治医师 徐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