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541607
健脾祛湿过夏天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0日 北京晚报
健脾祛湿过夏天

     眼见着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一些市民已提早感受到了全身困乏、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从中医角度讲,这是“湿”在作怪。夏季养生,健脾祛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老人小孩易“受湿”

    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丁洋介绍,按季节划分,一年四季可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阶段,同时对应肝心脾肺肾人体五脏。进入长夏前后,正是需要健脾护脾的时节。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夏季胃强脾弱,所以人们往往胃口增加,但脾胃功能减弱,而脾胃本身功能较弱的人,更容易出现吃饭不好、倦怠乏力的症状。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容易出汗口渴,阳气外越,再加上贪凉饮冷,如果不加注意的话,还会有寒湿困脾的表现。

    中医认为,在疾病的外因中,湿为外感六淫之一,湿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一般跟节气有关,内湿则与个人体质、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相对而言,老人与小孩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儿童一般属于先天禀赋不足,老人一般后天调养失摄,属于受湿的两类易感人群。当然,湿邪易感人群还包括平素脾胃不好的成年人。“有受湿表现的患者体现为身重如裹,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述‘睡觉不解乏’或‘身上总感觉背负着沉重的东西’。还有另外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大便黏腻排不净,或溏软便,排便次数增多,年轻女性对这一现象更为关注。此外,早晨观察舌苔见厚往往也是体内有湿的体现。”丁洋医生提出,素有内湿患者会随着夏季外湿的作用而加重症状。

    夏季饮食忌生冷

    夏季饮食要讲究清淡好消化,同时忌生冷辛辣刺激。

    健脾祛湿,中医有多种食疗方案。百姓简单易行的饮食调理,即常用山药、薏米、红小豆、绿豆煮水或熬粥,还可以加入具有消食化积作用的山楂、神曲、麦芽,平素脾胃虚寒者还可以加入生姜饮用。另外睡前坚持用40℃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温阳化湿。

    近日,有读者询问“大米和薏米同吃,是否会加重体内湿气”?丁洋医生认为,薏米具有祛湿的作用,大米虽会使得粥的黏稠度增加,但目前来看并不会因此而完全改变薏米化湿的功能。只不过,如果二米同煮,加入少许大米可以改善口感,但量上一定以薏米为主。

    此外,增加室内通风,用花卉净化空气,也能起到祛湿调节外环境的作用。女性往往比较关注的身体局部水肿,则可以用海盐辅助局部揉搓,一般来说盐粒的高渗作用可以将组织间隙的水带出,利水消肿。只不过,这种做法只适合局部消肿而无法起到祛湿的根本作用,还是要从整体上辨证施治方能治病求本。

    本报记者 王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