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与卫生有关节日 > 国际母亲节
编号:12539395
母爱的神奇力量 好父母的6个标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9日 生命时报
    母爱的神奇力量

    多项研究总结

    母爱的神奇力量

    母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母亲对我们的幸福和健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以下是母亲给我们带来的六大健康幸福益处。

    1.使人平静。消解冲动情绪,只需要给妈妈打电话。2010年一项研究发现,在电话里同母亲说上几分钟就能减轻压力。这是因为,听到妈妈的声音就能使人体分泌催产素,这是一种“感觉良好”的荷尔蒙,同妈妈交谈就如同妈妈的拥抱一样。

    2.促进大脑发育。研究显示,母亲爱的给予和养育行为会使子女大脑海马体发育更好,这是大脑内负责学习和记忆以及压力反应的关键区域。
, http://www.100md.com
    3.抵御疾病。母亲总是能令子女们快乐。研究显示,欢笑能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其水平越高代表承压越大,母亲带给我们的欢笑甚至能抵御病症。

    4.令婚姻更幸福。研究显示,在成长发育阶段,一个人同母亲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到结婚后的夫妻关系。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同妈妈关系越密切,在婚后婚姻质量越高。因此,记住在自己的婚礼上一定要好好感谢妈妈。

    5.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个“爱人”。通过对刚生产后的母亲大脑分析发现,成为母亲时,从大脑变化上来说看起来同坠入爱河差不多。换句话说,母亲“爱上”了儿女。

    6.成为子女最好的朋友。除了母亲,还有谁会在电话里听你对工作上的不顺抱怨3个小时,或在凌晨2点同你一起吃雪糕。所以赶紧对母亲说一声谢谢:您是最好的朋友。▲ (琳 娜) (琳娜)
, 百拇医药
    教儿女做父母的“小棉袄”

    教儿女做父母的“小棉袄”

    湖北省武汉市读者 杜 伟

    当我打开《生命时报》第914期,看到《别让工作“耽误”了尽孝》一文,我内心很受感慨。

    这篇文章教会了我如何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如何与他们相处,给他们身心上的守护。当我将这篇文章给妻子看时,她也很愧疚地说:“我们有好长时间没给父亲打电话了,这就给他们打个电话报平安吧!”说着拿起电话,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父亲听到我们的声音,就开始问:“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跟爸说说,我们一起想办法。”父亲这番话,让我们更愧疚了。我们很久没有打电话问候他,他不但没有责怪我们,还在关心我们的生活。我和妻子用电话和父亲聊了半个多小时,父亲后来告诉我,那是他最开心的一天。
, 百拇医药
    文章中说:“父母在,不远游。”但实际上,我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常陪伴在他们身边,又忽视了对他们的关爱。有时回家,和父母边吃饭边聊天,我还嫌他们太唠叨,经常找借口,说自己工作忙,自己太累而不回家看望父母。看了这篇文章,我才感觉到,父母年老了,与他们相聚的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不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时再追悔莫及。

    我和妻子都很感谢《生命时报》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们做儿女的,不要总是借口工作忙、走不开而不关心老人的生活。而是要像报纸上推荐的那样,不在父母身边,也应该经常打电话,与他们多交流。

    我们尽孝,才能给父母带来幸福的晚年,让家这棵亲情树上枝繁叶茂,也能给孩子树立好孝顺的榜样,让尽孝传递下去。▲
, 百拇医药
    7种父母毁掉孩子

    7种父母毁掉孩子

    美国天才宝贝教育中心教育顾问 萧 楠

    父母无疑是爱孩子的。但由于工作繁忙或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却可能无意中伤了孩子的心。

    挑拨式。“爷爷奶奶不疼你,以后少去他们家,只有妈妈最疼你!”“你爸老出差,都不陪你玩。”

    有些父母喜欢把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的战火引到孩子身上,讲对方家庭成员的坏话。这样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孩子对父母双方都有一种本能的爱和尊敬,这也是他们接受父母教诲的基础。如果常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就会破坏对方在孩子心里的形象,甚至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攻击对方的家庭,更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断层,缺乏温暖和安全感,渐渐变得顽劣反抗,甚至怀有敌意。父母要用平和的态度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要尽力维护对方。
, 百拇医药
    依靠式。“儿子,你就是妈妈的依靠,妈妈的后半生全指望你了。”

    在情感上过分依赖孩子,以母亲依恋儿子居多。健康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但如果母亲过分依恋儿子,丈夫反倒成了外人,会使孩子“取代”父亲的角色,对未来的婚恋、交友产生影响。找对自己的角色,家庭关系才能正常。不要因为夫妻关系不好,就过分依恋子女,而是要与对方充分沟通,共同营造健康的家庭关系。

    哀怜式。“爸爸没本事,赚钱少,不能给你买进口玩具。”

    一些父母会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卑感,以减轻对孩子的愧疚。这样容易把自卑感“传染”给孩子,让他们觉得,“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父母本该是替孩子遮风挡雨的大树,当孩子发现这颗大树“漏雨”时,还怎么能坚定自信呢?当孩子有了攀比心,便会向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父母首先要挺起脊梁,相信自己能给孩子最合适的生活。随后要用辨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长之路。
, 百拇医药
    抱怨式。“要不是早上叫你起床你不听,我上班怎么会迟到!”“要不是当初生你,我怎么会落下这个病!”

    父母的抱怨如同一剂毒药,会慢慢侵蚀孩子的身心,直接影响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也变得爱抱怨,遇事推脱责任。父母应先做好自己,还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溺爱式。“要什么尽管说,爸爸什么都给你买。”“宝贝,妈妈全都听你的。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不知道为人着想,自私自利。父母满足了他的无理要求,慢慢的孩子心里就会产生“我是老大”的思想,不懂得让步和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行为乖张专横。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父母应尽快反省自己的行为。

    冷漠式。“妈妈累了,没时间帮你检查作业。”“我忙,你自己玩,别烦我!”

    4岁的萌萌一放学就跑出教室,迫不及待地向妈妈展示自己亲手做的手工。妈妈瞟了一眼,随口说了句:“嗯,挺好的,赶紧走吧。”萌萌不开心地说:“妈妈都没好好看!”妈妈声音也高了起来:“看什么看!再不走又要堵路上了,妈妈还急着回家做饭呢!”有些父母为人冷漠,养育子女就像是完成任务。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与父母疏远,甚至成为“没有温度的人”。因此,除了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以外,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 http://www.100md.com
    过望式。“你要把前三名作为永远的目标,将来考上清华、北大。

    有些父母给孩子设置了各种宏伟蓝图,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们身上,不断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不断迎合家长的期许时,就容易失去自我。即使他们真的很“优秀”,但内心却可能千疮百孔。调查显示,大学中有心理障碍的孩子,23%在初高中被公认为“很优秀”。还有些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有自己的专长,不妨让他们自由发展,父母把握好道德方向即可。▲ (王宁)

    孩子运动,父母减税

    孩子运动,父母减税
, http://www.100md.com
    “青少年缺乏运动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近几年发布了一系列有关运动不足的论文,警告称“运动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加拿大的调查显示,该国大部分青少年一天中会平均花费8.6小时在室内坐着,为此,这些年加拿大想了很多办法鼓励青少年多运动。一些媒体也发出了《加国青少年需要动起来》的报道,呼吁孩子们“动起来”。

    为了帮助国民科学运动,加拿大生理运动协会几年前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指南,制订了《加拿大健康运动指南》,其中建议5~11岁儿童每天进行1小时常规运动,应鼓励他们与社区里的其他儿童一道组成团队,每日步行上学;12~17岁少年每天进行1小时中强度运动,建议骑自行车上下学,参加学校体育比赛等。指南还指出,青少年要尽量缩减在室内度过的时间,尤其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看电视、长时间坐车等都在限制之列。

    在加拿大联邦和省卫生部网站上,还有专门的《儿童健身指南》,给出了详细的锻炼指导,例如青少年需要联系时,尽量不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而应尽量拜访面谈,以增加身体活动;做半小时家务相当于走路多久等,家长们可以自行查询。
, 百拇医药
    加拿大联邦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居民社区里的运动场所,包括室内游泳池、室内冰场和健身房等,这些地方都鼓励青少年参与,并开设专门的“儿童健身房”和“家庭锻炼指导班”,有专业的体育老师给予指导。

    联邦政府规定,在社区中心参加运动课程的未成年人,如能连续8周,每周至少一次(10岁以下每次半小时,10岁以上每次1小时)的话,其健身课程所需费用,可以在父母申报个人所得税时给予同等免除。父母还可为18岁以下的子女报名参加由加拿大公共卫生局指定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享受每年申报个人所得税直降500元的额度。如果是低收入家庭,只要孩子坚持运动,各种课程费用全免,甚至连参加滑冰课时租用冰鞋、头盔也能免费。到了周末,如果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锻炼,社区就会为他们免费提供半天的运动时间。社区中心还会举办一些适合儿童和家长一起参加的活动,比如圣诞节,温哥华几家社区中心溜冰场就举办过“圣诞老人在冰场”活动,到场锻炼的孩子都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

    除了这些全国层面的鼓励措施,各省还有自己的方式,如在卑诗省,公立学校每学期会得到一定时间的“运动课程优惠”,优惠期间大部分学校和生活区的体育设施会对学生免费开放。
, http://www.100md.com
    加拿大还非常重视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室外运动场地和室内运动馆,一般鼓励孩子进行室外运动,到了寒冷天气里,就会在室内运动馆坚持锻炼。加拿大许多地区政府还要求孩子从幼儿园到5年级每天必须有体育训练,并增加了体育运动课程和标准体育测试。

    此外,一些与运动相关的企业也加入到“鼓励孩子锻炼”的队伍中来。如著名的温哥华惠斯勒滑雪场(2010年冬奥会场地)价格昂贵,被称为“奢侈运动项目”,不过孩子和家长一同前往,只需要买一张门票,就可参加所有项目运动,不需要再购买项目票。

    这一系列的措施也卓有成效,近些年加拿大青少年运动积极性不断提升,健康状况也有所改善。不仅如此,在鼓励孩子锻炼的过程中,一些家长也跟着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全家受益无穷。▲ (陶短房)
, 百拇医药
    有两个孩子父母最幸福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者近日发现:两个孩子的家庭父母最幸福。研究人员通过对英国和德国父母进行为期18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头胎和二胎孩子的出生会让父母在短时间内感到幸福,而第三个孩子的出生就没有这种感觉。

    这项发表在《人口统计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头胎孩子出生的前后两年,父母的幸福感会增加,之后幸福感会迅速回落到孩子出生前的水平。父母对第二胎孩子出生时表现出来的幸福感与头胎相似,但孩子出生前后的幸福感只有头胎孩子的一半。对于第三胎孩子的问世,父母幸福感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这并不意味着第三胎孩子受到的关爱程度低,它只是反应了成为父母的体验已经不那么新鲜,或是大家庭的形成对父母有限的资源造成了压力。

    另外,与父亲相比,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后的幸福感更高,但下降速度也更快,这与她们要为养育婴儿而付出更多的艰辛有关。35~49岁高龄才生育或是拥有较高的教育程度,会让父母对头胎孩子的出生产生更为积极的反应。这就解释了在当今的社会中,为什么推迟生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 百拇医药
    (刘春华)

    儿时父母尽职,长大婚姻幸福

    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最新发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18日报道,由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多家机构完成一项研究显示,儿时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并且得到较好养育的孩子,成年后其婚姻更加幸福,离婚率更低。

    研究者对5000对已婚夫妻进行了调查,请他们填写了调查问卷,包括他们父母的关系,儿时与父母共处的时间、经常与父母一起做哪些事情等,结果发现,如果父母经常亲吻对方、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经常表扬孩子,做父母比较尽职尽责,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对婚姻充满渴望,希望结婚生子,婚姻也更加幸福。研究者指出,这一结果首次表明婚姻关系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的斯维特拉娜·斯佩特博士说:“那些经常考虑离婚、让对方心烦易怒、频繁争吵和后悔结婚的父母更有可能朝着孩子叫嚷,让孩子对婚姻有负面认识。”
, 百拇医药
    此外,该调查还显示,男性比女性对婚姻状况更持有乐观态度。有69%的受访男性表示他们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女性的这一比例为65%。▲

    (臧恒佳)

    父母太严厉孩子易网瘾

    希腊新研究认为

    孩子的网瘾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莫大的关系。据路透社1月16日报道,希腊克里特教育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人际关系与心理治疗专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且缺乏关爱,会让孩子对网络产生更大的依恋。

    研究人员从技术学校中选取了700多名年龄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要求他们在课堂时间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回答了关于他们所出现的孤独、悲伤和焦虑等心理问题,以及对互联网的使用状况。此外,这些年轻人还回答了在生命中头16年里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结果显示,父亲对自己的控制支配权很强和缺乏感情的孩子,长大后与其他人相处时会存在困难,也更有可能沉溺于网络;母亲对其关心不够的孩子,长大后更为悲观,这也导致了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更多的安慰。
, 百拇医药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严厉的管教和苛求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没有感情,导致孩子出现悲伤情绪或在结交朋友方面遇到困难,这些特征增加了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反之,能够给孩子带来温暖和爱意的抚养方式,能降低孩子沉溺网络的风险。▲

    (王萌)

    好父母的6个标准(培养下一代)

    美国雅虎网站刊文介绍

    怎样才算是好父母,是每个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近日,美国“雅虎网”刊文介绍了作为好父母的6个标准,可供参考。

    1.你与孩子共同度过美好、高质量的时光。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多花时间陪孩子,可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光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优质的亲子时光要看你是否能和孩子产生共鸣,感受到孩子的喜怒哀乐;是否能敞开心胸与孩子一起嬉闹,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仅仅在旁边看着孩子玩的时光是不够的。
, 百拇医药
    2.孩子愿意向你轻松倾诉。当孩子有烦恼找你咨询时,如果你总是用“我很忙”之类的借口来搪塞,久而久之,恐怕他们就不会再把心事告诉你了。一个好的父母会在孩子有问题时,停下手头所有的事情,静静地倾听,随后给出答案或建议,与孩子形成良好互动。

    3.孩子犯错误时能让他了解因果。如果因为孩子还小,就轻易放过孩子的错误,自己来善后,那就不算合格的好父母。对孩子犯的错误,好父母一定要告诉他原因以及后果,以防再犯。例如孩子爱看动画片,就要制定好规矩,限定时间,定时关机。孩子如不遵守,就要采取“惩罚”措施,例如几天内不许再看,以做反思等。

    4.对孩子的世界知根知底。很多父母自以为比谁都了解孩子的情况,其实未必。合格的好父母从来不会先入为主决定孩子的喜好,而是会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孩子的起卧坐行,点点滴滴,做到心里有数。

    5.能指导孩子过上健康生活。所谓指导孩子过健康生活,不只是让孩子做到饮食健康和睡眠充足,更要观察孩子和伙伴之间的交往关系,要指导孩子交上良友,离开那些会对他产生不好影响的人。好父母总是能在各方面给孩子提出恰当的建议,助孩子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 百拇医药
    6.自己也要有梦想。好父母自己一定要有梦想,并为实现它而努力。这样孩子看在眼里,印象深刻,日后也会仿效。父母要会教导孩子,即使成年了也要拥有自己的梦想,人生会更有意义。▲ (姚力杰)

    父母"唠叨"要讲技巧

    批评表扬"二八开",控制情绪利沟通

    天下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避免不了一件事:唠叨。"记得多喝水","热了就脱衣服,冷了别忘记穿上",这是呵护型唠叨;"该做作业了。""太晚了,快上床睡觉去",这是命令型唠叨;"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粗心?""见人就是不叫,还是这么没礼貌",这是批评型唠叨;"你看你,考这么差,长大扫马路算了!""扫个地都扫不干净,真是太笨了",这是发泄型唠叨。
, 百拇医药
    没有孩子愿意听父母的唠叨。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由于知识面有限,可能将爸爸妈妈的唠叨看作是一种爱护,一种温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反感这种唠叨。经过多年对几千个样本的大调查发现,孩子3岁时,特别爱听妈妈的话。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妈妈的话"渐渐不再受欢迎。与此同时,父亲的影响力在提高。在家庭中,母亲一般无微不至、细心体贴,而父亲的话语一般比较简洁,要求十分明确,孩子更乐于接受。

    父母如何告别唠叨,使孩子更愿意接受自己的建议和提醒?在此给大家支几招:

    1.教育"二八开"。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10句当中,2句是分析、评价和批评,8句应是激励和鼓励,学会把"食指"改成"大拇指",传递正能量为主,渐进式培养好习惯,提高孩子接受父母言语信息的主动性,建立有效亲子沟通模式。

    2.有理有据。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鼓励、表扬的时候应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不能是情绪主导,随意指责,发泄一通。家长不妨先控制好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再与孩子沟通。

    3.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也是人,也有高兴和烦恼的时候。当他高兴的时候,他容易接受你的"大道理",不高兴的时候,哪怕你说得再有理,也听不进去,因此跟孩子说话,要充分了解他的情绪状况,等他平静下来,择其"善"而说之。另外,也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尊重他,他才能理解互相尊重的可贵,才能开始体谅你的苦心,这比什么说教都重要。▲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