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 正文
编号:12547382
独立解读平脉辨证学说底板 ——写在《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出版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336期
独立解读平脉辨证学说底板 ——写在《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出版前

     第一次去河北中医学院拜访国医大师李士懋、田淑霄教授夫妇,是2011年腊月二十七。在二老简陋的斗室之内,笔者有幸见到李士懋先生那摞起来近一米高的伤寒论临证手稿,并聆听了田老对李老“善意的埋怨”:“每天凌晨四五点钟,他就起床用铅笔一字一句地写作“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系列原创著作,天天如此。”

    如今,《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终于正式出版面世。作为《全集》的策划编辑,笔者一直尝试独立解读李士懋、田淑霄学术思想,希望通过该书,追问和解读“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幕后底板。正如清代名医柯韵伯所云:“读仲景书,不仅知其正面,须知其反面;还应知其侧面,看出底板。”

    “李士懋、田淑霄学术思想”核心基石是什么

    李士懋、田淑霄的学术思想,最引入注目的是“平脉辨证”的提法。

    对于“平脉辨证”,大体上有两种解读:一种是“狭义平脉辨证”,基于中医诊断学层面,即“四诊合参,脉诊为重,以脉解舌,以脉解症”;另一种则是“广义平脉辨证”,即“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辨证知机,中医之魂”。

    事实上,广义的平脉辨证,其实就是中医传统辨证论治的另一种说法。那么,这算是李士懋、田淑霄的核心学术思想吗?

    笔者认为,不能这么说,因为这是一个纯正的中医应该坚守的阵地。正如李士懋、田淑霄在《全集》中所言:“本是一个中医大夫应有的素养,并非什么特色,更谈不上什么创见或学术思想,但在学术异化的今天,反倒成了笔者本非特色的特色。”

    李士懋教授曾专门撰文论述其由“舌诊为中心”到“脉诊为中心”转变的心路历程,兹引述入下:

    “临床前十几年,主要倚重舌诊。因舌诊比较直观,易于观察,且望舌能洞观五脏六腑,所以辨证中以舌诊为重。然临证既久,发现一些舌证不符的现象,如再障患者舌淡胖大,怎么补也不好,改予凉血散血方却愈;有的冠心病患者舌暗红或光绛,滋阴清热活血无效,改予温阳通脉而瘥;有的舌绛而裂,养阴反剧,温阳后舌反渐红活而苔布;有的苔黄厚,清热化湿不愈,温阳化湿而瘳。舌证不符的医案,动摇了笔者以舌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转而渐渐倚重脉诊。”

    “临床辨证,虽曰四诊合参,但四诊的权重不同。自古皆云‘望而知之谓之神’,望什么呢?望神、望色、望形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5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