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1019
高血压“盯上”小胖墩 调饮食多动可防控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24日 中国妇女报
     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最新出炉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目前我国3%~4%的儿童已患上高血压,且年增长率为0.47%。《报告》显示,在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肥胖与其关系最为密切,肥胖儿童中近三成患有高血压,超过一半血脂异常。专家指出,无论哪种类型的超重和肥胖儿童,其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儿童的1.5~2.2倍;青春期患有高血压的儿童成年后罹患高血压风险往往是正常儿童的10倍以上。专家提醒,儿童高血压症状不明显但危害极大,如果正确治疗,超过九成高血压患儿的血压能降至正常。而最新研究显示,祖辈带出的孩子更容易发生肥胖;而60%-70%的儿童高血压小患者都是长时间摄食高盐、高糖、低钙、低维生素与低纤维类食物。因此,控制肥胖、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定要从儿童做起。

    ■ 本报记者 王凯

    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近年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我国3%~4%的儿童已患上高血压,且年增长率为0.47%。

    “高血压是心血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从115/75mmHg开始,随着血压的增高,心血管病的发生发现也随之增加。高血压易诱发冠心病、心衰、房颤等多种致死疾病,每年造成我国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润霖指出,近年来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定要从儿童做起。

    三成肥胖儿患有高血压,爷爷奶奶更易养出小胖墩

    《报告》显示,在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肥胖与其关系最为密切,肥胖儿童中近三成患有高血压,超过一半血脂异常。高润霖指出,无论哪种类型的超重和肥胖,其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儿童的1.5~2.2倍。专家指出,凡是体重超过正常值20%的儿童,尤其是体重增长超过身高增长速度的孩子,都容易发生高血压。

    一项针对中国肥胖儿童的最新研究显示,祖辈带出的孩子更容易发生肥胖。在被调查的500个孩子中,有45.9%是由祖父祖母照顾生活起居,这些孩子更少做家务,也会进食更多不健康食品,肥胖的风险是由父母照顾孩子的2倍。

    儿童吃盐吃糖过多,成年后易患高血压

    饮食不健康是儿童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膳食结构的地区特点与该地区人群血压密切相关。如北方地区钠盐的摄入量显著高于南方,而北方人中高血压患者也明显多于南方人。报告提示,儿童时期的盐敏感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一项对陕西汉中农村地区的儿童盐敏感18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盐敏感人群在成年早期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是非敏感人群的2.34倍。

    事实证明,吃盐多的儿童血压往往偏高,通过半年限制盐饮食后,其血压可逐渐下降。有人在调查中发现,60%~70%的儿童高血压小患者都是长时间摄食高盐、高糖、低钙、低维生素与低纤维类食物。

    《报告》还显示,睡眠不足,血糖和脂代谢异常,及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也都高于正常儿童。所以由于学习压力导致儿童长期精神紧张、熬夜等也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据了解,血压有个“轨迹现象”,即儿童期血压偏高的孩子成人后比血压正常的孩子更容易发生高血压病。《报告》显示,青春期患有高血压的儿童成年后罹患高血压风险往往是正常儿童的10倍以上。因此,控制肥胖、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定要从儿童开始。

    儿童高血压症状不明显,但健康危害极大

    “血压高最怕不知道、不控制。”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说,“患有高血压的孩子只要不头疼,没有临床症状,除非定期体检,否则不易被发现,这也导致很多家长往往忽视自己孩子的血压问题,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儿童高血压与成人高血压不同,80%以上都是继发性,即多由其他原发病引起,可以找到高血压的病因。轻度的儿童高血压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会慢慢损害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儿童高血压若不治疗,会发展为成人高血压,需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并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因对病情表述不清,所以对于儿童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常常要靠父母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如果孩子常常烦躁不安、哭闹,过于兴奋、易怒、夜间尖声哭叫等,做父母的就要小心了。有的小患者体重不增,发育停滞。如孩子血压过高,还会发生头痛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惊厥、失语、偏瘫等高血压危象。脑、心、肾等脏器损害严重时,还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危及生命。

    继发性高血压儿童除有上述表现外,还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在血压升高的同时,有发烧、浮肿、血尿、少尿、蛋白尿等。嗜铬细胞瘤的病儿除血压升高外,还有心悸、心律失常、多汗、手足厥冷等症状。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在婴幼儿期即可引起高血压,患儿常表现发烧、咳喘、浮肿、苍白、乏力等,最终出现心衰,常被误诊为心脏病。

    目前,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通常认为高于该年龄组血压百分位数值,或高于平均值加二个标准差。如新生儿大于12.0/8.0kPa(90/60mmHg),婴幼儿大于13.3/8.0kPa(100/60mm Hg),学龄前儿童大于14.7/9.33kPa(110/70mmHg),学龄期儿童大于14.7/10.7kPa(110/ 80mmHg),并经多次证实,即可诊断。

    控血压要注重家庭自测血压,下午后坚持适量低中度运动

    专家提醒,儿童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危害极大,因此家长应定期为孩子测量血压。如果正确治疗,超过九成高血压患儿的血压能降至正常。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隋辉教授表示,高血压的治疗除了要去医院定期复诊、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外,现在更强调家庭自测血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清晨血压的管理。她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24小时都在不断变化。一天当中通常有两个高峰时段,分别为6:00~10:00、16:00~20:00,这两个时段的血压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坚持家庭自测血压,不仅能有效防范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而且能准确掌握高血压的控制情况。”

    此外,隋辉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坚持“三多六少”的防控原则,即多运动、多排解压力、多食纤维食品、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少吃盐、少吃肉、少吃高热量食品。“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食品,少吃热量高,低营养素的食品,比如油炸食品,加糖的食品和动物油等。”隋辉说。

    “坚持适量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更是必不可少。”隋辉还为高血压患者推荐七种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以及健身操。

    “每周应保持3~5次锻炼,而运动时间最好选择下午或者傍晚。因为高血压患者清晨6~10点血压常处于较高水平,此时正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阶段,因此不适宜晨起锻炼。”隋辉强调,“锻炼时应避免短跑、举重等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摒弃一蹴而就的运动,因为这会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

    相关链接

    高血压患者饮食应循“五步走”

    1.限制钠盐摄入量。采用低盐饮食防治高血压病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早期高血压患者每天食盐量应限制在2~2.5克(钠摄入量2000毫克左右)。

    2.多吃含钾高的食物。钾摄入量多,可使钠的排出增加,从而减低其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要使钾的摄入与钠保持1.5:1的比例,对降低血压才有帮助。市场上出售的食盐代替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钾,但含量多少不等,使用时必须严格遵照说明。

    3.增加钙和镁的摄入。高血压患者钙的摄入量每天应有800~1500毫克。镁缺乏时可引起血管痉挛。应用利尿剂治疗时需补充镁盐,每天每公斤体重应达到8毫克。此外,还需补充锌,每天可口服50~200毫克。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多的食品对防治高血压也有益。

    4.营养合理,不可过量。体重超重可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可促进动脉硬化。因此血压高的人日常饮食宜清淡、少脂肪、营养适当、热能不可过多。身体肥胖的要注意减肥,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

    5.高血压患者饮食的宜与忌。

    第一,碳水化合物食品:适宜:米饭、粥、面条、发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禁忌:番薯(产生腹气的食品)、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第二,蛋白质类食品:适宜:脂肪少的食品(禽肉、牛、猪的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和牛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禁忌: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肉、鲱鱼、鳗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等)。

    第三,脂肪类食品:适宜: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禁忌: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渍沙丁鱼。 (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