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547630
“君子致中和”体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359期
     我跟师山西中医学院白兆芝教授抄方,学到治疗脾胃病知识,尤其是对“君子致中和”这句话有了特别深刻的体会。

    “君子致中和”是指君子成人之美,具冲和之德。因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皆为平和之品,不偏不盛,不热不燥,补而不峻,益而无害,取“君子致中和”之义,所以叫做“四君子汤”。“君子致中和”不仅适用于四君子汤,“中和”更是中医几千年传承不衰的精髓。下面是我在临床跟诊的病例之一,里面体现出了白兆芝教授用方的特点——善用经方,随证治之,扶正调平。其经验方“四二调胃汤”和“六四和胃汤”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现举病例说明之。

    【治疗过程】

    李某,女,76 岁。2012年12月7日主因“胃脘痛、反酸、矢气半年”初诊,行胃镜检查提示:1.胃多发息肉;2.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结节、糜烂、肠化;3.十二指肠球炎。病理:胃窦轻度浅表性炎症,局部腺体轻度肠化。经过十个月的治疗后,患者感觉明显好转。

    2013年11月19日再次来诊:自觉脘中时有胀满,嗳气,大便偏干,舌红苔薄脉沉弦。2013年11月20日胃镜示:痘疹性胃炎。

    方药:养胃消痞汤。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白芍12克,浙贝15克,煅瓦楞子30克,丹参15克,莪术10克,鸡内金15克,枳实15克,黄连6克,姜半夏9克,吴茱萸3克,瓜蒌30克,甘草6克。5剂,生姜三片。

    2013年12月13日三诊:寐增,服药期间仍嗳气,大便尚可,停药则干,舌暗红苔黄根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