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验方秘方 > 更多3...
编号:12847383
孩子老流口水,喝栗枣粥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生命时报
     孩子老流口水,喝栗枣粥

    江苏读者王女士咨询:我小孙子今年两岁,小家伙简直就是个“口水兜”,下巴老是红红的,真不知如何是好。后来,亲戚中有位长辈告诉我,小孩子流口水太多是病。他给我一个方子———栗子茯苓枣粥,让我煮好给小孙子吃。连续喂服1个星期后,他的口水还真是少了。具体方法为:板栗、大枣各10枚,茯苓15克,大米50克。将茯苓研细,大枣去核,将大米煮沸后,下大枣、茯苓、板栗等,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连续5~7天。请问专家,是否真的管用?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医师周亚飞点评:小儿流口水,中医称之为“滞颐”,又称流涎不收,常见于3岁以内的孩子,表现为经常不自觉地口中溢出涎液,口腔周围可发生粟样红疹及糜烂。

    一般而言,孩子在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口水便较少发生,到了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如果此时还是口水多,就要考虑到与疾病有关。

    中医认为,“脾之液为涎”,流涎日久不止,多从脾治。《婴童百问·卷五》云:“滞颐,……此由脾冷涎多故也。”所以脾胃虚寒是导致滞颐的重要原因之一。读者提到的栗子茯苓枣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补脾食疗验方。方中栗子性温、味甘,入脾、胃、肾经,可健脾益肾、厚补肠胃;大枣性平、味甘,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茯苓性平、味甘淡,可补脾利湿、宁心安神;大米性平、味甘,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药食两用,诸味调合可以健脾和胃,减少流涎。但此方从功效看更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流涎症。

    除了食补,口水过多还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说话和社交能力,建议可以用吸管喝水或用吹气球的方式,来训练宝宝的口腔肌肉收缩能力。另外可适当加一些硬质的食物,比如一些小坚果、肉干,这样有意识地加强孩子吸、吮、吞、咽的锻炼,减少口水流出。▲, http://www.100md.com(钱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