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6295
陈春文:扎根基层40年的老中医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2日 张家口晚报
     ■ 人物风景线

    记者胡程利 初见陈春文, 是在他位于南天门村的诊所。 诊所的规模不大,地理位置也并无优势, 可来往的患者却并不少。 坐在诊桌前, 陈春文时而搭手号脉, 时而问诊开药……一上午的时间就接诊了十几位病人, 其中, 有本村的乡邻,也有过往的熟客, 甚至还有一些专门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 对于陈大夫, 患者们的评价简短却不约而同: “信得过!”

    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一位扎根基层的老中医, 缘何会受到如此众多患者的认可? 这还要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1948年, 陈春文出生在南天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由于当时村里的医疗条件有限, 在陈春文幼时的印象里, 患病的母亲常年受到病痛的折磨, 村里不少乡亲都因缺医少药和救治不及时而离开人世, 这些, 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 于是从小立志从医,要用自己的努力, 帮助家乡人摆脱疾病的困扰。

    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1969年, 村里要成立卫生室, 需要培养一名赤脚医生。 发现陈春文喜欢研究医术, 又处事稳重、 勤奋好学, 村里研究决定,将这个机会让给他。 对于20岁出头的陈春文来讲, 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 也让他更加珍惜。 离开南天门进入东窑子卫生院学习后,他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对医学的探索和学习上, 很快, 他又用优异的表现得到了前往张家口市卫生学校进修的机会, 并随即开始了对针灸技法的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的努力很快收到了效果。 一次, 村里的一位村民突然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 甚至连农活也干不了, 找到陈春文后, 他利用针灸的方法,很快解除了病人的痛苦, 使之重获健康。 这不仅进一步增强了陈春文钻研医学的决心, 也让更多的村民第一次知道了 “陈大夫”。

    1970年, 针对当地卫生环境较差、 胃病患者众多的实际, 陈春文开始了对胃病治疗的研究,并通过不断学习和拜访名医, 很快研究出一套较为系统的胃病治疗理论和方伍。 40多岁的郭女士被萎缩性胃炎困扰多年, 体重一度瘦到只有80多斤, 并出现低血压、 贫血、 营养不良等情况, 到北京、 河北等多地寻医未果, 辗转找到陈春文后, 经过五个多月的治疗和调理, 病情得到缓解,转化为浅表性胃炎, 八个月后,身体基本康复。 握着陈大夫的手,郭女士激动得泣不成声……

    通过不断学习, 1984年, 陈春文被授予 “乡村医生” 称号;1988年1月至1990年, 他自费参加了由河北省卫生厅、 河北省医学院联合举办的 “乡村医生函授班” 的学习, 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毕业证书; 1990年, 参加张家口市职改办中专医务队员的培训; 1991年被河北省卫生厅授予“乡村医士”; 1999年12月被评定为 “主治医师” 的职称……

    从医40余年来, 每年经陈春文治疗康复的各类胃病患者不下数百人, 甚至有不少北京、 天津、山西、 内蒙古、 安徽、 陕西等地的患者专程慕名向他求医, 随着医术的提高和名气的提升, 不少医疗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 但都被他一 一拒绝, 理由很简单:“大医院有的是专家名医, 可村里只有我的小诊所, 这里, 更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