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553666
中医辨证体系的创新 ——评朱文锋著作《证素辨证学》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406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精华,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教授自1976年开始,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为宗旨,潜心探讨中医辨证方法,勤求辨证内容,构建辨证体系,继承、研究、实践,三十余年未曾间断。朱文锋教授编著的《证素辨证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朱文锋教授数十年进行中医诊断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该书内容包括辨证方法、证素辨证量表、证素诊断标准、常见证诊断、证素辨证诊疗软件的研制及证素诊疗应用举例等,现将该书的主要贡献评述如下。

    明确病、证、证候等有关概念

    朱文锋教授认为,概念是理论思维的细胞,语词是概念的载体,语词使用不当,概念不规范,必然导致理论思维的混乱。“证”是中医学极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且有多种含义,认识很不统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的“证”概念,进行“证”的规范研究,首先应当了解其中文的沿革及含义的演变,并约定其现代含义。该书明确了證、证、候、症、征、证候、病的概念及含义,如认为中医经典中的“證”字,取证据、证验之本义,主要指病变的现象。然而,《增韵》释證为“候也,质也”。所以證除了指征象以外,也指病变的本质。候与證为互词,指病变的现象。疾病所表现的症状,既是现象,又是过程,故《诸病源候论》等古代医著之“候”字所指,主要言病变的表现。

    病:与健康相对应的概念,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病理概括。证:中医诊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对疾病某阶段机体整体反应状态所做的病理概括。证候:证的外候,指特定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等全部证据,是辨证的依据。证素:证的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脾、肾、肝、胃等病位和气虚、血瘀、痰、寒等病性。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理本质,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证名:证的名称,由病位、病性等证素所构成的诊断名称。如风寒束表证、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证型:证的类型,临床常用而规范的标准证名,如肝胆湿热型、心血虚型。症:症状和体征的统称,狭义的症即“症状”,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痛苦或不适,如疼痛、耳鸣、恶心、胸闷、烦躁等。征:即“体征”,指通过客观检查到的身体异常改变,如面色苍白、舌苔黄、脉浮紧等。辨证: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证候(症状、体征等)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辨别病位、病性等证素,并做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