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7692
中医该如何看待猪流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26日 止心一缘
     原文地址:中医该如何看待猪流感作者:罗大伦

    最近猪流感搞的大家心里很是担忧,这的确是个大事儿,现在天气渐热,如果真的流传起来,我们国家的人口密度又大,也是个养猪大国,所以还真是有一定的风险。

    很多朋友问,中医对猪流感有办法吗?

    其实,这涉及到了一个中医如何处理瘟疫的问题。

    那么,中医是如何应付瘟疫的呢?其实,在古代,从有中医的那天开始,我们就可以认为,中医一直在和瘟疫斗争着,比如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时,就可以说是因为传染病而写的,而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所参照的模本,就是《伤寒杂病论》的前面的医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很多方子都是用来治疗“天行热病”的,这个“天行”就是传染病的意思。而瘟疫,也正是传染病中比较严重的,传染性强的,造成的死亡率高的,人类的免疫系统很少遇到过的。

    那么中医是怎么对付瘟疫的呢?

    我们拿清朝时候的温病学家王孟英来说事儿吧,王孟英特别的擅长治疗疟疾,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微生物引起的,古代中医对此办法不多,康熙皇帝患了疟疾,御医们是毫无办法,最后还是传教士用秘鲁的草药金鸡纳霜给治好的。

    可是,王孟英治疗疟疾却手到病除,各个医案利落干脆,成为了中医里面一个特殊的现象。王孟英自己说过“四十年来,治疟无难愈之证”。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吧,有一位张先生也患了疟疾,这位的症状是:寒少热多,每间隔两天发作一次,刚刚发作两次,人的身体就感觉消瘦了下来。

    张先生感觉有些不对头,就赶快托人把王孟英请到了家里。

    王孟英来了后,一诊脉,也皱起了眉头,说:“您的脉是弦细脉,而且脉搏跳得比较快,这是体内有热啊。你的病都在什么时间发作?”

    张先生急忙回答:“都在子夜发作。”

    王孟英:“还有什么症状吗?我看你的嘴唇有些干啊?”

    张先生突然想起来了:“是啊,就是口特别的干,总想喝水!”

    王孟英点点头:“明白了,你这是足少阴热疟啊,这是疟邪已经侵入了肾经,(两发遽而形消,胡可玩视),只发作了两次就突然消瘦了,千万不要轻视这个病啊!”

    张先生顿感事态的严重,忙点头:“我也知道来者不善啊,所以才急着找您啊,您赶快看看那该怎么办啊?”

    王孟英:“我这里有对证的药物,但是有个条件,您答应我了,我才给您开方子。”

    张先生很奇怪,心想这位王孟英还挺怪的啊,开方子还讲条件?于是急忙回答:“您说吧,什么条件?我一定答应。”

    王孟英说:“我的条件是,我这方子您服用就可以了,千万别再找其他的医生商量。”

    张先生很纳闷,什么方子,这么神秘啊,于是就忍不住地就问:“为什么呢?”

    王孟英笑了:“他们一定看我这个方子简单,说这方子不是治疗疟疾的啊。也一定会给你乱加上些所谓的抗疟疾的药物,那样这个方子就乱了。所以,您就只管自己服用吧,别告诉别人,好吗?”

    其实这位张先生早就知道王孟英是高手了,于是欣然同意。

    王孟英就开了付药,成份如下:“元参、生地、知母、丹皮、地骨皮、天冬、龟板、茯苓、石斛、桑叶”。这个方子里面的这几味药,主要是用来清热、滋阴的,没有一味药是所谓的抗疟疾的药。

    张先生也早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立刻喝下了一付药。

    喝完一付药以后,张先生就开始等待着疟疾的发作,可是左等右等这个疟疾也不发作了,怎么回事儿呢?怎么回事儿,文献记载“一剂疟即止”,也就是说,只服用了一次药,这个疟疾就好了。然后王孟英又开了点滋阴的药物善后,这个病就算痊愈了。——(《王孟英医案疟门》)

    大家很吃惊吧,是的,这药只服用了一次,病就好了。

    可是王孟英治疗疟疾有个特点,就是我们只看见他在根据患者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开方子,每个人的方子都不相同,但是传统的据说可以治疗疟疾的药物什么:常山、青蒿、柴胡等药他都几乎不用,怎么这个病就好了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呢?

    原来,这里面竟然隐藏着中医治病的一大秘密!

    要搞清楚这个秘密,我们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王孟英是否看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

    回答是:没有。

    虽然我们古代中医一直在研究疟疾是由什么引起的,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显微镜,所以中医始终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疟疾,疟原虫的发现是在王孟英去世以后,在1880年由一个法国医生发现的,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第二个问题是:王孟英是否知道疟疾是由外来的因素引起的?

    回答是肯定的,王孟英一定知道疟疾是外来的因素引起的。中医虽然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但是古人一直都知道这是外来的因素,比如明代的医学家张景岳就提出了“疟邪”是疟疾的病因。

    第三个问题是:既然没有看到疟原虫,仅仅知道这是外来的致病因素,在这种模糊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医是怎么治疗这种疾病的?

    回答是:虽然我们没有显微镜,也看不到疟原虫,就像我们今天在开始时也搞不清非典是什么引起的一样。没有看到具体的病原体,这是我们古代中医的弱势,但是正是我们看不到它,才逼得我们不去管病原体,而是更重视病原体的作用对象:人体。

    中医认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驱除病邪的能力也很强,之所以身体自己不再起作用,是身体出了问题,是有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身体的运转,我们只要把这个东西给拿掉了,把这个问题给调整好了,那么身体自己就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把病邪驱除出去的。

    就好像王孟英在治疗疟疾的时候使用的方法,他并不直接使用抗疟疾的药物,但是他分析患病的这个人,他看到你阴虚,就给你滋阴,看到你有瘀血,就给你化瘀,看到你阳气不足,就给你补阳,看到你水湿重,就把你的水湿泄出去,总之是着重调理你的自身,等你身体运行正常了,自身的抵抗能力上来了,你自己就能够把外邪抗击出去了。

    或者说,中医是看病邪在你的身体上引起了什么反应,如果引起了热证,那么我们就帮助你把这个热给去掉,保持你的平衡,然后让你的防御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如果引起了寒证,那么我们会认为病邪造成了你身体的抑制,我们就用热药,帮助你的身体亢奋起来,组织抵抗。

    就像前面例子里的王先生,王孟英根本就没有管它什么疟疾,只是看到了这个人阴虚有热,就给他滋阴,同时清热,恢复他的身体,然后他的身体就自己把这个疟疾给抗击出去了。

    举个例子,就好比是你的军队面临外敌,中医并不是直接的派兵去帮助你消灭外敌,而是看你自己的部队有什么问题,给养不够就补充给养,武器不够就补充武器,然后让你依靠自己的部队,去和敌人作战,消灭敌人。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不管你病邪是如何千变万化的,因为你最后要作用到人的身上,所以我只看你在人体引起什么变化,我调整这个变化,让人体摆脱你的影响,自己恢复抵抗能力,就是这样一个原则,明白了这个原则,中医就不再神秘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中医更相信的是人自身的能力,这就是《黄帝内经》里的那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有了这个原则,那我们就可以把疟疾做为一个代名词,实际上,即使把疟疾换成任何一个我们不了解的陌生传染病,我们的思路都是一样的。

    中医还有很多治病的原则,但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很快地研究出专门针对病毒的药物,当然也很好,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现代医学对病毒还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而且病毒变异太快,我们研究药要几十年的时间,而病毒一夜就开始变异了。所以,中医依靠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来抗病的思路,是很有意义的。

    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终南山院士采用的大剂量激素的方法,其实也是用激素来提高人体的运转能力,激素并不能杀灭病毒,最终杀灭病毒的,是人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