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2862201
成长,急不得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3日 生命时报
     “揠苗助长”典出《孟子》,讲的是一位农民为了让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一些,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非但没有长得快还迅速地枯萎了。后比喻任何事物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要尊重客观规律,否则适得其反。

    揠苗助长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最为大众所诟病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早教。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的美好愿望,为了孩子更有竞争力,不让孩子在未来“埋怨自己”,很多父母不顾孩子情绪、能力,硬是让子女学这个学那个。

    揠苗助长的家长利用的是人的潜能和可塑性。经过后天训练和环境熏陶,孩子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出父母希望看到的能力和特质,但“塑造”孩子需要考虑人认知和个性发展的客观规律。除了少数天才型的儿童,大部分孩子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各有特点和限制。例如现在很多家长给3岁大的孩子背唐诗宋词,然而3岁的小孩在意义记忆方面是不成熟的,他们无法通过理解文字含义后靠逻辑背诵。但很多父母不管不顾,要孩子“记住再说”而让孩子每天重复死记硬背。还有的家长重视“超前教育”,让小学生学初中的知识、初中生学高中的课本、高中的看大学的书……这种忽视教育规律的做法,不仅让孩子学得吃力,还剥夺了孩子的情感体验、童年乐趣。重智不重德的教育方式更是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高度自我、不会合作、功利浮躁,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对孩子的培养要重视孩子的年龄段、兴趣、特长,不应该急功近利。拿阅读来说,小学低年级读童话比较好,到了高年级读一些校园小说;到了初中就应该读一些散文和诗歌,去体会语言的美。一步一个脚印,分级阅读,切莫揠苗助长。▲, 百拇医药(关 伊)